千百年来,知书达理、清高廉洁、士风浩荡,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标准写照。他们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向权贵低头。在这个几千年前就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国度,知识分子一直是整个民族行为规范的表率,他们的知识掌握、文化涵养、教育水平处在各阶层中的最高水平。倘若他们个人利益膨胀,抛弃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屡屡捅破道德底线,其社会负效应是惊人的。教授、学者乃至院士腐败,哪怕只是少数人,都会导致上行下效,社会环境恶化,足以冲击整个社会道德诚信体系。
知识分子应是守卫社会底线、捍卫社会价值的“最后屏障”。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之所,不应被权力和利益裹挟,沦为肮脏之地。在反腐如火如荼的当下,学术圈或许也该“洗洗澡,治治病”了。这不但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净化学术圈,让科研经费花到刀刃上;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需加强自身修养,恪守底线,找回自己的信仰与担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