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全球史观从全球发展格局中来考量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不纯粹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如此,可再一次解放思想,凝聚人心,汇集力量,以更好地指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全面深化这一伟大实践课题。
全球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全球史观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谈论了“整个世界”,而在于是否把对象置于建立了普遍联系的“世界”之中。从这一意义上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历史思想,就是一种全球史观。在马克思、列宁那里,世界历史思想都是与其同时代的世界体系相联系的,只是马克思时期的世界体系是由自由资本开拓的,而列宁时期的世界体系是由垄断资本建立的。后一世界体系比前一世界体系更高级,更具广度和深度。但不管哪一阶段的世界体系,都正如列宁所说:“资本主义已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世界历史也因国际剥削、国际压迫关系而被严重扭曲为如今由资本主导的劳资高烈度对抗的世界体系。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仅是地区性问题,已经演变为国际性问题。资本因国际性已经在全球联合起来,并主导着世界体系,但劳动者并没有。因此,处在世界体系中心外的半边缘和边缘地区和国家,涉及一个殖民与反殖民、剥削与反剥削的发展问题。目前,这些地区和国家要获得良性发展,一方面离不开体系而不得不依靠它,另一方面又要在保持与之相联系的过程中有足够的独立自主性。只有等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列宁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当全世界的“无产者”、“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反对、推翻资本的“联合”的时候,体系才能被彻底打破。到那时,将最终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全部内容。
共产主义是一个全球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事业。全球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历史观。树立全球史观,既要坚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又要坚持继承、借鉴与发展的统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