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观——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方法论(2)

全球史观——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方法论(2)

跳出中国视野局限

改革开放本是邓小平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中提出来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政策。用全球史观的方法来研究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就是要跳出“中国视野”对其作全球性解读,以求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视野下来观照和再现中国改革开放与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进而彰显出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研究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遵循“中国视野”的根本原则绝对没有错,但这决不是研究的全部。因为中国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已经将第三世界国家深度卷入其主导的世界体系之中,其间所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有全球背景。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及其事业从一开始就是在处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语境中不断发展的。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与苏俄帮助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本身也是一种外来文化,其身上打有鲜明的世界性烙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没有处理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而走了许多弯路;在全球化进程中实行的改革开放,自身已经被置放在世界体系中,并且得到良性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如果仅仅停留在“中国视野”层面上考察改革开放,就会使其研究脱离世界历史背景,而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封闭,进而制约改革开放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对改革开放研究的全面性与整体性。

把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放置到世界现代化的总体进程和全球历史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一要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一个总体性把握,只有如此,才能清楚地理解邓小平改革开放在世界发展历史格局中所处的方位,才能发现其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二要深入研究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密切地关注全球化时代社会变革与发展的规律,从而将全球层面发生的各种事件和进程与中国改革开放联系起来,探寻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运动规律以及与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彼此间的互动影响。三要把改革开放看成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因为全球化实践不断地提出许多新课题,这些新课题又都是我们必须要在改革开放中才能直接去回答的,只有这样,改革开放才能在超越、创新中不断地展现自身的当代价值和强劲生命力。四是可以看清别人走过的路,避免对西方发展模式加以盲目接受和效仿,进而有利于不断地总结、参照、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教训,不断地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增强自己的发展自觉和发展自信。五是有利于在全球性互动中,一方面坚守人类社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世界性、共通性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另一方面保持自己特色的民族性和自主性,以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由此可见,只有跳出“中国视野”的局限,从全球史观的大背景下来观察、思考邓小平改革开放问题,才能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路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