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五大显著特点
纵观人类历史,选人用人变更和优化的发展方向基本上是科学选才、民主选才,其客观上就体现为用人绩效方面的不断提高。历史长河中的从尊君到尊宪的“尊尊”,从宗族到民族的“亲亲”,从士大夫到领导干部的“贤贤”,都说明了用人趋向走向公平、公正和追求绩效。而在科学选才、民主选才和追求绩效的道路上,人类公务员制度文明开始探索竞争性选拔方式。竞争性选拔干部,基础是对领导人才的科学评价,尤其是人才与岗位的匹配性。科学选才,以岗位说明书为依据,通过综合考试、心理测评等方法综合测评,通过以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为核心的绩效考核,通过任职考察,做到客观的、历史的、全面的评价干部。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修订是时事所趋,也是党对公务员制度的一次重大的完善。本次修订,从框架上看,十三章74条修改为十三章71条。虽然保持原有框架基本不动,但文字改动量大,占47%左右,由9000多字增加至14000多字。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五个显著特点:
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同时坚持发扬民主的方向和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对有关制度作了进一步改进完善。
二是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科学发展、以德为先、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不唯票、不唯分、不唯GDP、不唯年龄,把人岗相适、重视一贯表现等要求贯穿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
三是坚持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将经过较长时间、较大范围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定。突出问题导向,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着重完善民主推荐,改进考察方式方法,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破格提拔、干部交流等。
四是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在严格标准条件、规范选拔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明选拔任用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对党组织、领导干部和选拔对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五是坚持有效管用、简便易行、优化程序、删繁就简。整体而言,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问题导向非常鲜明,力图解决用人中出现的过度制度依赖等负面问题,力图构造一个科学规范、管用有力的用人机制。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