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摘要:人民英雄纪念碑大须弥座四周镶嵌着八组十幅高2米,宽2至6.4米,合在一起总长40.68米的汉白玉浮雕。浮雕上共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十幅浮雕按照历史顺序从碑身东面开始,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等。

原题:毛泽东为纪念碑题写两幅碑文 建造用黄金132两

1949年9月30日傍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贺龙等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当年探讨过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方案之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

今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为何确定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这是因为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在国庆节的前一天开展烈士纪念活动,以体现“国庆勿忘祭先烈”的情怀,突出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建造中的故事,我们知道多少?

中国历史上最高大的纪念碑通高37.94米

从奠基到竣工历时9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于新中国诞生之前,建成于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为纪念在人民革命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和民主运动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竣工,1958年5月1日揭幕,前后历时9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呈方形,分台座、须弥座和碑身三部分,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总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通高37.94米。台座分为两层,四周环有精美的汉白玉栏杆,四面有台阶与天安门广场地面相通。底层台座东西宽为50.44米,南北长61.54米。碑身正面朝着天安门,巨大的碑心石上刻有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八个鎏金大字,碑的背面(南面)是由毛泽东撰文、周恩来用楷书题写的114字鎏金碑文。在30日傍晚的奠基典礼上,毛泽东庄严宣读了由他亲自撰写的碑文后,亲手执锹为纪念碑奠基石填土。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