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市委书记扮记者“暗访”透出几许无奈?(2)

【案例】市委书记扮记者“暗访”透出几许无奈?(2)

观点争锋

正方:“暗访书记”访出哪些好作风?

在党的群众路线之中,看完报道,心中不甚欢喜。市委书记暗访辖区乱占乱建现象,却能够查出30多人违规违纪,这是一种多么合乎民心的的做法。暗访书记,走访能够走出“好作风”。

党员干部要切实走群众路线,听真话,察实情。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领导,一个多么有威慑力的名词,在以前,村民大都只认识村主任,而市委书记则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人。但如今,市委书记独自来到建筑现场,前面没有警车开道,后面也没有一大帮人跟着,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不得不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多的领导意识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因此,听取群众的心声、遵从百姓的意愿,听真话、察实情,切实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才是广大党员干部应有的工作态度与作风。

党员干部要有正确的政绩观,办实事,做好事。政绩,对以一个领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许多领导为了政绩而大搞形象工程,最后弄得是劳民伤财,山东仿造航母,河南汝南“梁祝故里”等都是歪曲政绩观下的产物。书记的这次暗访,表明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精神,也表明着正确的政绩观和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才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

党员干部要做好标兵,边学边改、即知即改。领导重视与重视领导必须得抓好。领导为自己下面的党员干部树立好标兵,一层带动一层、一级为一级树立好榜样,这样的“公仆”定能为老百姓谋福利。领导带了好头,市县领导干部纷纷响应。官员不能再将上班=坐班,只有深入到作为第一线,才能了解决策与思考方式哪里不科学或是不起作用;只有深入到基层,才能体味民生疾苦。

市委书记暗访中的“平凡”与“伟大”

康熙微服私访,想必是家喻户晓,路人皆知。作为一名普通的庶民,谁不希望这样的大官、清官能经常到群众中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提起“暗访”两字,想必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因为它或多或少地发生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虽然说暗访不常见,也不常遇,但每次暗访过后,都会带来一场舆论狂欢,人们会在茶余饭后,都会酣畅淋漓地饱尝着这场“盛宴”。

对于暗访,远的不提,单说近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检查,而多数检查的形式都是“明查暗访”。就这样的检查方式本身来讲,本无可厚非,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跑了偏、走了样。“暗访”经常变成了“明访”,对于某些暗访人员来说,形容他们“身未动,心已远”,一点都不为过,这边脚还未跨出门,那边被暗访的单位、部门或者企业早就已经“洞察”、了解了本次暗访的时间、地点、人员及行踪,对于这种已经“知己知彼”的暗访,被暗访者当然能做到“百战不殆”。试问,这样的暗访还有何意义?不仅问题无法找出,反而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增添了诸多的形式主义,害人害己。

当然,不可否认一些暗访行为确实尽到了职责,也未曾“泄露天机”,暗访组的工作人员都能恪尽职守,以一丝不苟的态度,较强的敬业精神,认真地完成着上级交办的暗访任务。但是,对于市委书记这样的高官,只身一人,戴着草帽和墨镜,前往“重灾区”,这样的亲民、爱民的行为我们又曾见过几何?这样的工作“大餐”可以有吗?答案多数时候恐怕是“这个真没有”,而笔者和广大群众可能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这个,真的可以有!”

如果各级、各部门能把诸多形式主义的明查暗访,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暗访和“微服私访”,相信很多的社会乱象早已“灰飞烟灭”了吧!对于本案,昭通城区乱占乱建尤为突出,在2013年,当地多名干部前往调查,结果都无功而返,而市委书记一人通过“微服私访”,却能查个水落石出,而且“战功赫赫”,30多名干部被处理,成功拆除30多万平方米的违法建房。这样的鲜明对比,一方面是和这位书记的领导地位、领导能力和治理乱象的决心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更极大地彰显了其更接地气、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戴草帽、戴墨镜,虽然是很平凡的举动,也是常人都可以轻易为之,但对于一位市委书记来说,能在工作中,以一个常人的身份去了解真相,是何等的伟大,值得点赞。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