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市委书记扮记者“暗访”透出几许无奈?(4)

【案例】市委书记扮记者“暗访”透出几许无奈?(4)

中立:市委书记不仅需要“暗访意识”

应当说,官员多些暗访意识,多了解些真实民情,积极纠正一些违法乱象,值得肯定,更多地方主政官员都应有这样的责任意识。不过,也要看到的是,这种官员“微服私访”,靠个人之力去解决具体问题,固然有效,但作用毕竟有限。

作为地方一把手,要管的事很多。今天乱占乱建问题严重,书记戴着草帽和墨镜,深入一线;明天官员大操大办婚礼丧礼,如果也去“微服私访”;后天有官员公车私用、行贿受贿,如果亲自调查取证……这样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个人就算有三头六臂,怕也查不过来。

整治乱占乱建,当由各级行政首长分工负责,并由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在“当地多名干部前往调查,结果都无功而返”的情况下,作为昭通当地一把手,更需要做的是通过制度约束,强化监督,比如通过纪检监察等监督机关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如何在更高的层面上,研究和破解因行政权力配置存在缝隙,由此带来的部门间职权碎片化的问题。

地方主政官员就某一个突出问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这种精神值得肯定。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规范官员的行政行为,谁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就铁腕依法依纪追究谁的责任。抓住这个“牛鼻子”,才是抓根本,建立起长效的问题解决机制。

【启示与思考】  

派别的干部去调查,结果全部无功而返;领导只好自己乔装打扮去暗访,最终查清了问题、处理了违法干部。很多时候,并非领导自己不想听真话、不愿面对现实问题,而是被那些“欺上瞒下”之辈给算计了。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牟新生说,有领导下去视察,当地都预先进行了周密部署,安排得非常具体,领导人成为了一个“机器”。还有的领导去视察,周围几十个人前呼后拥,大部分都是民警和干部化装的,全是假的。如果当领导的意识不到这一点并设法突破“包围”,恐怕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 

市委书记暗访时自称记者,也颇耐人寻味。毋庸讳言,以记者的身份示人,有时确实比以官员的身份调研更能听到真话。在不少地方,记者是颇受老百姓欢迎的,“找市长不如找媒体、上访不如上网”甚至成了一些人奉为圭臬的至理名言。老百姓见了记者可以说真话,为何对某些官员却“敬而远之”呢?公务员的“公信力”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不是说官民之间“情浓于水”吗,何以有如此隔阂?古代的老百姓尚且敢于“拦轿喊冤”,今日之“国家主人”遇到了“人民公仆”,为何却三缄其口、唯恐“祸从口出”?老百姓有话不能说、不敢说,到底是谁的悲哀?

“微服私访”在中国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传统。古代的清官(如包拯)以及有责任感的皇帝(如康熙),时不时就要“访”上一“访”。这种做法尽管也能收一时之效,但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属于典型的“人治思维”和“个人行为”,缺乏制度性的刚性约束,其作用注定是有限的。并且,上级官员去基层“微服私访”,他的下属们会怎么想?害怕、生气还是无所谓?——最起码,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领导对下级缺乏完全的信任。靠一个所谓的“好领导”通过“微服私访”的方式去检查和督促下级干好工作,能起多大作用?何不完善制度,靠制度去监督呢?

当然,从现实环境看,市委书记扮记者暗访,虽然好像有“钓鱼”之嫌,但确实是了解基层真实情况的好办法,但也是个无奈之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群众面对官员不想说、不愿说、不敢说,民意诉求无处说的难题,笔者看来,完善制度约束才是治本之策,言路畅通才是关键所在。要健全法制,完善权力监督制约,建立问题长效解决机制,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以“阳光”监督倒逼政府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敦促党员干部自省自律、用权为民。对那些失职渎职、滥用权力的部门和官员,理应严肃查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不放松警惕,不姑息纵容。同时,要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建立诉求保护机制,强化信息公开,保证合理诉求能被知晓,良好建议能被采纳,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如此,才能真正还政治一方“净空”。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