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 全民共识(3)

依法治国 全民共识(3)

摘要:在举国喜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之际,回望共和国的法治历程,从推出首部宪法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六十载弹指一挥间,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就在一部部通过、修改的法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建设法治政府是重点,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记者: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现阶段我们法治建设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王利明: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对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转协调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法治化起到战略引领作用。

在现阶段,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整合和完善相关部门的立法;二是维护宪法的权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程序;三是要落实党的依法执政方略,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领导干部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四是要求全面实现依法行政,政府职能应当由法律来确定,并不断依法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五是加快司法改革,切实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促进和保障司法公正;六是要加快建设法治社会,让全社会成员有序参与法治建设进程,实现民主的法治化。

李慎明:在讨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候,不能仅限于依法治国本身,还应该涉及依法治国的外延,应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都严格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切忌仅仅局限于社会建设,尤其是局限于保持社会稳定。

法律、法制、法治都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服务,从而实现人民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当家作主。其中,通过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首要的是要在经济领域坚持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这一经济基础。

徐显明:在现阶段,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有法必依”。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法律实施包括三个环节:严格执法,对应着建设法治政府;公正司法,对应着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全民守法,对应着建设法治社会。其中建设法治政府是重点环节;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是难点环节;全民守法是基础环节。除上述三个环节之外,还有一个根本环节,那就是要坚持好党的依法执政。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制度的辉煌——唐朝时,形成了闻名于世的“中华法系”。我相信,当“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时,我们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将更具世界先进性,文明性和竞争力。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