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我所感怀的人文情理(7)

回良玉:我所感怀的人文情理(7)

七、情义无价

“无为不入世,有情始做人。”讲情讲义、有情有义、重情重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本色和政治本色。情和理并非抽象的概念,它是具体的,总是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对象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民的热爱,对于民族的担当可谓情深似海,义薄云天。“一切为了人民”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和亲民爱民的群众情结,是中华优秀情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无论是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时代前列的始终是共产党人,他们用信念和行动共同守护着、弘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感本色。正是这种重情的本质、踏实的践行、务实的作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赏、拥护和支持,与群众形成了生死与共、牢不可破的情谊。正是这种坚持恪守宗旨、密切鱼水之情的爱民情感,才使得我党能通过历史的重重考验,站在新时代的顶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上出现了重情崇仁、尚德好义的良好趋势,“情义无价”的动人事例不断涌现,其示范效应和雪球效果不容低估。我听说南京大学在110周年校庆上接待校友嘉宾时,不看官职、不论身家,只问入学先后和年龄大小来排位坐序,受到校友的欢迎和舆论的肯定。这种“序长不序爵”的做法,不仅体现了该学府的传统和风范,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敬师长的美德和情感。这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智慧,也是极富有情感的处理方式,值得推崇与弘扬。

情之所至,让人惟真而动,惟善而行,惟美而崇。情是凝聚社会共识的信任之基,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方法之基。只有常怀为民之情,体恤群众的情感,才能常思为民之策,努力为民解困。在我们的事业发展中,既要依靠组织的力量,以理律人;也要发挥情感的力量,以情感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更为持久、更为管用。惟其如此,我们才能体现民意、赢得民心、发展民利、实现民愿,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