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应理性看待这场“饥饿24小时游戏”(5)

【案例】应理性看待这场“饥饿24小时游戏”(5)

【启示与思考】

活动期间,体验者可以分享自己的体验计划、心得体会等,并邀请三位好友参加体验,若好友不能完成,也可以为“饥饿24小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捐出相当于一天餐费的善款支持“爱加餐”项目、改善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状况等。从活动规则可以看得出来,“饥饿24小时”借鉴了前些日子风靡一时的“冰桶挑战”活动。

这样的倡议发出以后,多数网友赞同和支持,纷纷表示将积极参加,但也引发了一些人的争议。比如有人觉得自己挨饿不能代替别人挨饿;还有人觉得挨饿并不能对扶贫产生实际的帮助。客观而言,这样的质疑也并非没有一点道理,毕竟饥饿作为一种感觉,是属于个人的,我们自己挨饿,未必就能让中国或世界上那些吃不饱饭的人吃饱。但笔者还是觉得这样的活动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它的社会价值,至于对靠“饥饿游戏”促进“扶贫”的实际效果,确需理性看待,不必过度夸大或奢望。

“饥饿24小时”,初衷在于人们饱尝“食不果腹”的痛苦与不适,从而产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角色体验效应。但这种由人为刻意制造的“饥饿”状态,毕竟只是一种“有饭不让吃”的逢场作戏。要达到由“模拟场景”激发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效果,还需参与者走出“游戏”认知,切实做到“假戏真做”。否则,就只能沦为一场“游戏”与“逗你玩”。

从体验“饥饿感”到付诸扶贫行动,中间还需唤起人们同情弱者的爱心善意和扶危济困的责任担当。这不仅需舆论宣传、政府引领和环境助推,还需公平便捷、公开透明的制度设计。要真实地感知“饥饿”,不是只在粮食日和扶贫日的“有饭不吃”,而应是走进贫困地区的零距离考察和耳闻目睹;营造扶贫济困的时代风尚,更需慈善意识的务实提升和操作层面的机制完善。

质疑“饥饿游戏”的“扶贫”效果,并非是对这场公益活动的动机与可行性的否定,而是对确保体验效果的分析与提醒,亦或是助推对慈善事业和扶贫工作的再审视。理解善意、酌力参与、不走过场、拓展效力,应该是人们正确对待这场“饥饿游戏”的理性态度。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