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历史贡献 (4)

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历史贡献 (4)

四、精兵之路——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

由于对战争形势的判断,人民解放军在一段时间里处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军队员额臃肿不堪。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在1975年和1977年后多次提出军队“消肿”问题,强调“军队要提高战斗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消肿’不行”。为此,人民解放军在完成1975年确定的“消肿”任务后,又在1980年和1982年进行了两次精简整编。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根据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作出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即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和准备应对局部战争的轨道上来。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要求进一步压缩军队规模。6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郑重宣布:人民解放军将裁减员额100万人。百万大裁军的重大举措,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编制员额和组织体制最大的一次变动,是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开创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主要标志。到1987年初,人民解放军在全国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裁军百万的艰巨任务,共撤销大军区4个,减少军级单位31个,裁撤师、团级单位4054个,军队总员额裁减至300余万人。人民解放军按照“精兵、合成、平战结合、提高效能”的原则,在军队编制体制和提高战斗力方面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和百万大裁军,对保障和推动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经济技术实力的增强也为推进军队现代化奠定了更加可靠的物质和技术基础。邓小平曾指出:“我看,到本世纪末我们肯定会超过翻两番的目标,到那个时候我们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正如邓小平所预见,随着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世界军事变革和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愈益突出地摆上党和国家的重要位置,这也是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