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六种互联网社会思潮

当前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六种互联网社会思潮

目前,互联网上有较大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有较大冲击的意识形态有以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

新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在19世纪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中兴起的意识形态。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中的“滞胀”,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对这种新现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无法解释,也难以提供对策,于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借机抬头,并上升为主流经济学理论。当代的新自由主义继承了传统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但“新自由主义尤其强调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对实现个人权利的极端重要性,主张国家的中立性,反对国家对社会和个人事务过多的干预,积极倡导公民社会的作用,竭力维护社会的多元主义价值”。许多国家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引下完全“西化”,取缔了原有的符合本国国情的意识形态,最后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代价。

新自由主义传入并影响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新自由主义者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便利,把西方的议会制、多党制等作为普适的政治思想进行全球兜售,利用现阶段我国出现的诸如贫富差距、官员贪腐、社会不公等各种社会问题,借助互联网平台公开地或隐晦地抨击社会主义,丑化党和政府的形象,以达到离间党群关系、政民关系,制造思想混乱,攻击党的领导,危害社会稳定的目的。新自由主义表现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而且有了一定的破坏行为。如果这种行为不能得到妥善的治理,任其滋生蔓延,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甚至导致我国政府政治与舆论的失控。

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19世纪初的民主社会主义是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所信奉的政治理论。20世纪50年代,社会民主党人为了凸显社会民主主义的“民主”,将其思想体系的名称由“社会民主主义”改为“民主社会主义”。它的基本理念和追求的基本价值是自由、平等公正、合作互助;它的目的是建设政治民主、社会民主、经济民主并推进国际民主的“社会主义”;它实现这一目的的政治手段是民主。民主社会主义具有如下基本主张:一是主张思想多元,既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其理论来源之一,也不讳言自由主义是其来源之一。二是提出了“自由”、“公正”、“团结”、“民主”、“人权”这五个基本原则。三是致力于发展经济,主张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倡发挥市场的作用。四是积极倡导建设福利国家,完善社会保障。

民主社会主义推行了一整套有关实现“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但这没有根本改变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和消除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弊端。所以,决不能把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相提并论,混淆民主社会主义同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区别,混淆民主社会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界限,面对中国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我们应当从根本上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从中国实际出发,既不照搬外国的社会主义模式,也不搞本本主义,而是“走自己的路”,建设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