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4)

四、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奋力实现中国梦,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奋力实现中国梦,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梦的实现就是要把人生出彩的机会变为现实。

第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道路的内容就是中国梦的基本轮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遵循两个重要原则,一是符合爱国主义精神,二是有利于国家建设。总之,无论是孔孟思想还是西方思想都解决不了中国目前的实际问题,但这些思想可以在中国梦的框架下整合起来,共同造福中国人民。世上的路都是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复兴之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坚定不移沿着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则复兴梦想可期,梦想成真可待。

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无论一个人、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没有一点精神是不行的。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们就能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亿万人民的力量无穷。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的力量,蕴藏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遍布在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辛勤工作中。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历程,既为个人施展才华搭建起宽广的时代舞台,也为个体实现自身价值和梦想创造了众多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人心齐,泰山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的梦想必将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托举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必须要做到四点:纠风开局,发展为本,民生为要,稳中求进。第一是纠风,这是深得民心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中央带头纠正风气,总书记下基层考察调研不要汽车开道,不要专机,不要总统套房,不要大吃大喝,上行下效,效果明显。风气的力量很大,能把全民的精神振奋起来,这股力量不能忽视,不可低估。第二就是抓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共建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解决中国许多问题的根本。第三是以人为本、民生为要,人民要上得起学,买得起房子,就得了业,看得起病,如果解决不了老百姓过日子的问题,说什么都没用。第四是稳中求进,放平心态,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解决问题。就我们个人而言,最要紧的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尽好自己的本分,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中共南华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