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病态成功观当休矣

北京:病态成功观当休矣

摘要:高校是社会的一角,特别是大学生对成功迫切渴望,许多大学生在谈到成功时,直接把成功与权力、金钱划上等号,权和钱的标准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对于成功的最直接追求。

病态成功观是指在成功观问题上人们非理性、非健康的理解、认识和行为。当代中国社会,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这种病态成功观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具体体现在:

把上名牌大学与成功划上等号。进入理想的大学深造是每个家长、学子心中美好的愿望,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曾几何时,许多人认为,上了名牌大学就是成功,就是进了保险箱,甚至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坚持一年年复读,非211、985院校不上,非二本以上院校不上。

对许多家长和考生而言,进入二本以下院校实属无奈选择,甚至无颜面可言。在考研时,许多人也是更看重学校的名气,而不注重具体专业的实力水平。一项全国范围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34所自主划线的全国名牌高校吸引了近七成的“考研者”,其中大多数一线名牌高校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从全国范围来看,高学历人才一般集中于东部沿海及内地核心城市,考生们往往不愿意报考偏远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的院校,更不愿意毕业后在那里发展,造成人才分配严重不均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把高学历与成功划上等号。当今社会,对于很多莘莘学子而言,能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能否找到高薪工作,能否去北京、上海就业,成了衡量成功的重要指标。如果达不到这些标准,就意味着失败。于是乎,考研热一浪高过一浪。过去人们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竞争的激烈,而今考研竞争的激烈程度比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部分学生考研目的过于功利,真正为了钻研学术而考研的人少之又少。他们埋头苦读,死记硬背,通过一次次研究生考试,走向自己所谓的成功,这也是“高分低能”现象越发普遍,学术水平不断下降,学术腐败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其实,盲目考研只是表象,背后的罪魁祸首之一恰恰是全社会畸形的教育观、成功观。

把权力、金钱与成功划上等号。高校是社会的一角,特别是大学生对成功迫切渴望,许多大学生在谈到成功时,直接把成功与权力、金钱划上等号,权和钱的标准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对于成功的最直接追求。据一项针对80后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认为在职场上必须“当官”的人群高达3成(权可以换钱)。香港大学岳晓东博士对香港和内地十几个城市大学生的研究也显示,大学生心目中最崇拜的人首推政治家,其次是商界精英。他们崇尚政治家的权力,羡慕富豪们的奢侈生活。这一现象已经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