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坚守制造业创新
与英国不同的是,德国制造业一直是当地的经济支柱,尽管在新兴国家廉价产品的冲击下,该国制造业也曾经历一段低潮期,但德国企业对创新和品质的坚守,很快就抵挡住这波冲击并恢复元气,至今依然占据全球产业顶端。
德国联邦教研部数据显示,2012年,德国科研投资共计795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98%,其中企业投资538亿欧元,占科研总投入的67.7%。其中,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最高,占所有企业创新支出的86%。
“创新是引领西门子前进的核心价值之一。”德国西门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飒在发布2013年财务报告时说道。
目前,西门子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超过160个研发中心。2013财年,西门子在研发领域投入43亿欧元,占公司总运营收入的5.7%。这期间,西门子产生专利6万项,同比增长5%,专利数量创历史新高。
(图片说明:4月7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与会者观看西门子公司的智能工厂模型。)
除了西门子这样的大型企业,德国制造业的另一大主要支撑来自数以千计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多为家族经营,厂址设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却提供了德国三分之二的就业岗位。他们专注于不太引人注意的细分市场,凭借高品质,他们的产品在各自领域占据全球数一数二的市场份额。
相比大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资金不够雄厚,他们的创新主要依靠与政府和高校有紧密联系的研究机构。
以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为例。这个协会下设67个研究所,遍布德国各地,每年开展六千至八千个研究项目。其中大部分是不超过两年的短期项目,研究成果可直接投入商业应用。而且每家研究所都与高校合作,实现企业、研究所与高校资源整合。
统计显示,与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合作的企业中,大约三分之一是员工不足250人的中小企业,近一半企业的员工在千人以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