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收入分配由金字塔变橄榄型

山西:收入分配由金字塔变橄榄型

摘要:衡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最终成效,就是要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橄榄型”分配格局,是指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均占少数,呈现类似橄榄“两头小中间大”的形态。

收入分配改革,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呼唤最迫切的改革之一。我国从2004年开始酝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但至今不同行业、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低等问题仍持续存在,已成为提高百姓消费总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制约因素。

衡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最终成效,就是要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橄榄型”分配格局,是指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均占少数,呈现类似橄榄“两头小中间大”的形态。

橄榄型分配格局,应是制度完善、调控有效、比例合理、关系协调的格局。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一是在基本政策导向上,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二是要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综合运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主要手段,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和公共资源占用及其收益分配机制,支持慈善事业发展。三是要加强收入分配领域法制建设。通过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健全财产登记制度,完善财产法律保护制度,保障公民合法财产权益;健全行政司法联动监管机制,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大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执法力度,为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提供制度保证。

武小惠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中面临着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不够健全,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如何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不仅关乎着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对居民收入能否正常增长有着重大的影响。简言之,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就成为其实现的关键。

优化财政再分配功能,促进社会公平。目前税制结构的不完善削弱了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能力。这就要求优化经济结构,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继续推进资源税、房产税和增值税等项改革。

完善税收调节功能。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分配、促进结构优化的职能作用。坚持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基本理念,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基本医疗保障、职业教育保障、环境保护和就业支持保障等领域。

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上下级政府、不同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尤其要上收部分地方的事权,其中包括养老、社保等事项,补足地方政府履行事权存在的财力缺口,实现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障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

任志霞 (山西日报特别报道部记者)

劳有所得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按照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来讲,居民的收入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收入越低则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中等收入者在边际消费倾向居中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所以有利于拉动消费。只有收入提高了才有消费的欲望和能力。

那么,居民收入应该怎么增?关键要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一方面,要做好居民收入的增长: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收入分配格局中补差距,努力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通过 “调高”“补低”“扩中”措施,可以将我国目前不甚合理的“正三角型”收入分配结构引导到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较为合理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另一方面,也要做社会保障体系上的短板,让群众享受公共服务少掏钱,当居民收入增幅足够给力、到位的时候,人们对于“物价增长”的担忧,也就自然逐步化解了。

总之,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我们既要倡导勤劳致富、支持创业创新、保护合法经营所得,也要在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的同时,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