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罗马帝国的边界(2)

世界文化遗产——罗马帝国的边界(2)

这些城堡可供一些军官居住,但大部分军队驻扎在长城的南面。不久,在长城沿线又建起14座新要塞(包括如今仍能在豪斯坦茨、切斯特斯等地看得到的要塞。)哈德良前线,成了1万名罗马军人的长久驻地。

英国哈德良长城遗址

英国哈德良长城遗址

在哈德良长城的防御体系中,有驿站、要塞和城堡等建筑,墙内外都有壕沟,外壕宽8米,深4米;内壕宽2米,深3米,并设有通往主堡或各个小堡的通道,除此还有道路、给养基地和土木工事。每隔8000米就建有一座要塞或堡垒,其中保存最好的要塞在豪斯坦茨。同时还有连接各个要塞的通道和“一里堡”(相隔1罗马里的小堡)。沿城墙有16座城堡,相隔大约1英里就有一座碉堡,世人称为“里程堡”。

在每两座一里堡之间有两座间距相等的塔楼,它是一座小型瞭望塔。塔楼分上下两层:上层瞭望,下层住扎军士,但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长城的南面。

即便按典型的罗马帝国宏伟标准来衡量,它仍是一项惊人的雄心勃勃的建筑工程。罗马哈德良长城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帝国向西欧扩张的最西北边界。

英国安东尼长城——罗马人入侵苏格兰的见证

公元84年罗马军队向北推进,在苏格兰东北部蒙斯•格劳匹斯战役中最终征服了当地的一些苏格兰人的部落。在侵占了苏格兰南部后,又在那里建了一座新的城墙,东起福斯河湾,西至克莱德河湾,长63公里。这是接继哈德良皇位的安东尼•庇护于142年兴建的,耗时约12年,故称安东尼长城。20年后,罗马人不得不放弃了这段城墙,防御工事返回“哈德良长城”。

安东尼长城墙宽5米,高3米;城墙前面建有一条12米宽、4米深的壕沟,墙后建有一条道路。城墙上有19座碉堡,各堡之间相隔3千米,至今残迹仍存。200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扩展英国的安东尼长城为该项遗产项目之一。

哈德良长城附近的美丽景色

哈德良长城附近的美丽景色

德国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日耳曼部落未被罗马帝国征服的标志

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是罗马帝国在上日耳曼行省和雷蒂安行省内修建的一段边境防御工事,建筑于公元83年到260年间。它把罗马帝国和未被征服的日耳曼部落分隔开来,从莱茵河上的波恩延伸到多瑙河上的雷根斯堡。总长568公里,包括至少60座堡垒和900座了望塔。

大约两千年前,这个曾经的世界大国以碉堡、瞭望塔、城墙和木栅等设施划分与自由日耳曼族的边界。罗马界墙是令人印象最为深刻和最长的欧洲地面古遗迹之一。在这里,古罗马高度发达的文明与发展中的“野蛮”日耳曼族隔墙而望。罗马界墙从莱茵河畔的巴特赫宁根 /莱茵布洛尔一直延伸到多瑙河畔的雷根斯堡地区。人们除了可以看到原始的古罗马遗址,还可以发现重建、出土和续建的设施,部分界墙仍清晰可见,它们大段地直穿森林和原野。这条路线上特别吸引人的景点有:巴特洪堡的萨尔堡、一座整体重建的碉堡、奥斯特布尔肯的古罗马人博物馆、阿伦市设有考古公园的界墙博物馆、碉堡、古罗马温泉以及位于魏森堡设有界墙信息中心的古罗马人博物馆。

德国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

德国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

边墙从1世纪末开始使用,一直到260年与270年间罗马帝国退出莱茵河多瑙河以东地区为止。它似乎并没有在对抗外来敌人的入侵中发挥多少作用。它就像是二战以后的“铁幕”一样,把罗马帝国和日耳曼部落划分开来。尽管有部分边墙有壁垒和沟渠,也有几段是石造坚固城墙,但边墙本身实在太容易被突破。

边墙被遗弃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任凭风吹雨打。就如同许多古代遗址一样,边墙的许多部分都被当地的居民拿去做建材。后来,考古学家开始对边墙进行了研究,发掘出了不少东西,大多都藏在萨尔堡附近的博物馆里。德国政府曾数次出资维护和修复边墙。2005年,上日耳曼—雷蒂安边墙和已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哈德良长城合并成为一项世界遗产——罗马帝国的边境。

责任编辑:宋丽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