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精神文脉的当代传承(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精神文脉的当代传承(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儒家“以仁为本”合理内容的精神相契

众所周知,“仁”范畴源于《尚书》,是孔孟在周代“亲亲”、“敬德保民”等思想基础上,被提炼概括出来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

儒家对“仁”的诠释,有三个特点:第一,“仁”的基本涵义为“爱人”。孔子说:“仁者,人也。”孟子也说:“仁也者,人也”,由此,孔、孟均首先把“仁”之概念与人之概念相当,一是说明“仁”这种道德品质,是只在人中才见的。重视人伦关系的和谐,要求为政者“行仁德于天下”,是“仁”的基本思想。第二,“仁”是儒家其他德目展开的基础。在进一步的诠释中,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可见,孔子之“仁”和爱人,首先表现在立基于血缘亲情关系之上的父母兄弟之爱,如爱父母为孝;爱子女为慈;兄弟互爱为悌;爱主人爱君主为忠。第三,“泛爱众”,是“仁”的道德境界。所谓“泛爱众”,就是指超出血缘亲情,把爱扩展、推及社会上所有的人,就是对所有人均应关爱,《论语》中说:“事父母,能皆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就是说,只有对自己父母能够孝顺的人,才能对国家忠。这一思路既体现了孔子之“仁”,是以“亲亲”到“泛爱众”的思想逻辑,又体现了孔子之“仁”,要求家国同“礼”的行为逻辑,他对人人关爱和谐的要求,从“家和”出发,退至国家社稷,最终是社会的人人关爱的和谐;提出了为政者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行为原则。由此可见,“以仁为本”的治国之道的基本意蕴,是从“亲亲开始”,到“泛爱众”为落脚点。

在“爱人爱民众”的基础上,儒家提出了自己的以“仁”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理想,正如梁启超所言,儒家之理想的政治,则欲人人将其同类意识扩充到极量,以完成所谓的“仁”的世界。用《论语》中的思想解释之,则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是“必也使无讼乎”;是“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是尧、舜、禹之时,“天下归仁焉”。这些内容,都是以“爱人”为基本特征的。这就是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泛爱众”的具体蓝图。上述在《论语》中体现的儒家的政治思想,后来在《礼记今注今译•礼运》中,被具体描述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诸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由此可见,儒家在施“仁政”与“求大同”的政治思想中,是内含者“泛爱众”的思想精华的。虽然,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是不可能具有“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的“人本”思想的,但是,这一“乌托邦”的虚幻的“理想国”仍是映现着古代贤人美好的、正直的、正当的政治理想,仍可在今天我们在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方略时见到其影子。儒家对社会建设的重视,儒家在“泛爱众”的思想指导下,对各类人员幸福生活的设计:老人可以善终,壮年人有工作,小孩子能健康成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老而无子的人、幼而无父的人以及残疾人都能得到善养。这些思想,在今天党的文件关于“民生为中心的社会建设”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其被传承的证明。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也是对中华精神文脉的积极继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