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冲突:解决中日东海权益争端之战略与对策(11)

制动冲突:解决中日东海权益争端之战略与对策(11)

参考文献:

[1]〔美〕洛厄尔·迪特默.中国与日本:同盟行为的比较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2(4).

[2] Henry A.Kissinger.DIPLOMACY[M].Simon&Schuster and Triumpth Publishing,1997:805.

[3] 阎学通,孙学峰.中国崛起及其战略——世界政治研究丛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9.

[4]〔美〕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 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M].陈景彪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345-402.

[5]〔英〕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历史研究[M].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47.

[6]〔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M].张小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29-187.

[7] 徐弃郁.海权的误区与反思[J].战略与管理,2003(5).

[8]〔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9] 刘江永.中国的对日政策及其国内背景[J].东北亚论坛,2012(5).

[10]〔美〕斯蒂芬·克拉斯纳.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主义[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2,3,273.

[11] 李慧玲.国际法视角下的中日东海大陆架之争与现实前景[D].陕西师范大学,2005:12.

[12] E.H.Car.THE TWENTY YEAR’S CRISIS(1919-1939):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Harper &Row Publisher,1964:164-166.

[13] 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V 部分专属经济区和第VI 部分大陆架[EB/OL].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网站,http://www.eastsea.gov.cn/Module/Show.aspx?id=1452.

[1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北海大陆架案——大陆架划界原则[EB/OL].http://www.law.ruc.edu.cn/lab/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448.

[15] 高健军.从国际法角度看中日东海划界争端——兼论日本主张的无理性[J].环球法律评论,2006(6):754.

[1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缅因湾海洋区域划界案—— 单一海洋划界[EB/OL].http://www.law.ruc.edu.cn/lab/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449.

[17] Hans J.Morgenthau.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M].McGraw-Hill Humanities,2006:556.

[18]〔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M].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281.

[19] 赖奕佑.马英九关于钓鱼岛问题的学术见解[J].东北亚论坛,2011(1):51.

[20] 徐万胜,栗硕.论日本“西南防御”与中日关系[J].东北亚论坛,2011(6).

[21] 美国南海问题政策演变的海权分析及中国的应对之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6).

[22] 张丽华,姜鹏.东北亚地区海权争端现状及对策分析[A].东北亚地区政治与安全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49.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