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幼儿园禁授小学内容 维护教育起点公平(4)

【案例】幼儿园禁授小学内容 维护教育起点公平(4)

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是1985年颁布实施的,当时国家财政预算内是1829亿元,预算外是1430亿元,加起来是3259亿元。而去年的财政收入是12.9万亿元。可以说,以今天中国丰厚的财力,已经完全有能力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内。倘若能够将幼儿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围内,不仅可以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还能解决目前民办幼儿园“见利忘义”事件的频出。

现在的问题是,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各级政府,都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明确描绘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愿景,到2013年底,我国学前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提升到67.5%,比2007年提高了近27个百分点。但是,国家包括地方在公益性支持上仍没有勾勒出详细的蓝图,而倘若我国通过产业化,把学前教育推向市场,把它变成可以赢利的产业,不但会使学前教育脱离公益本质属性,而且也不符合国际通用做法。

所以,笔者以为,即便目前国内不能把幼儿教育纳入国家财政统筹范畴,但学前教育绝不能脱离公益底色。所谓公益性底色,也就是说学前教育可以吸收民间资本,甚至国外资本,可以考虑产生一定的利润,但必须坚守公益性,要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可以鼓励民间资本包括国外资本进入,但资本进入后,要架构公平正义的监管网络,这种监管不仅包括行政监管,也包括经济犒赏,对那些做得出色的学前教育机构,予以财政资金奖励与补贴,对那些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幼儿园,启动退出机制,及时扫地出门,以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底色。

建设幼儿园“量”足也应促平等

幼儿园量足就能缓解民众对幼儿园的焦虑吗?我看未必。之前的几年,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大,流动人员的增多,幼儿园在满足民众需要上,的确是捉襟见肘。然而,国家为缓解这个矛盾,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措施,比如要求规模大的小区,开发商必须建造幼儿园;比如出台激励措施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幼儿园建设等。有了补救措施,大部分地区的幼儿园数量已经与需求相匹配,仅剩下个别地区的幼儿园数量不能满足需求。教育部决定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突出幼儿园数量,大概是一个扫尾行动吧。

事实上,现在多数地区的民众对学前教育的焦虑已经不是幼儿园的数量不够,而是体现在了另外两点上:其一,对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忧虑。其二,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的某些鲜明对比,刺激了公众的敏感点。对于第一点,教育部已经在这次“意见”中重申了要加强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前教育治理,这是积极措施,值得赞赏。可是,公立、私立幼儿园的差距鸿沟似乎没有缩短,这一点,更值得重视。

同为幼儿园,公私之间差别大。公立幼儿园,有政府足额的公共财政托底,师资力量强,基础设施全,教育质量好,收费标准相对低。而私立幼儿园呢?几乎每一项都与公立幼儿园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由于僧多粥少的缘故,想进公立幼儿园可不是一件易事。可以说,现在的矛盾已经由“入园难”转移到了“入公立幼儿园难”。

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想有效地缓解民众对学前教育的焦虑,仅仅在“量”足上做文章还不够,应当进一步促进公平。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加大对私立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应降低对公立幼儿园的扶持,或逐步放开公立幼儿园的招生门槛。总之,促进公、私幼儿园的平等,使之共同提高,才是缓解民众焦虑的根本之策。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