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民守法成为社会常态

让全民守法成为社会常态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在这个重大战略部署中,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实践证明,只有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体人民自觉守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让全民守法成为社会常态,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夯实最坚实的社会基础。

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守法,顾名思义就是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享有并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承担并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全民守法,则是社会全体成员无一例外都自觉遵守法律,其行为无一例外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看,为维护正常社会秩序,保证社会正常运行,逐步形成了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多种规范,既有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这就是通过社会舆论调节的伦理道德;又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这就是需要国家机器调节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行为规范。

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守法则是这个系统工程极为重要的一个基本方面。实现依法治国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努力,需要执法部门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进,需要每一个公民法治意识的增强,需要每一个公民切实守法。亚里士多德说过:“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如果没有全民守法,立法就会因法律成为一纸空文而失去意义;如果没有全民守法,执法就会因受到诸多障碍而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没有全民守法,司法就会因案件判决难以执行而失去应有的权威和尊严。只有全民守法,颁布的法律才会有效实施,执法才会严格规范,司法才会公正公平,法律的权威才能彰显,人民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推进全民守法,就是要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增强尊法崇法护法的主动性,为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夯实坚实基础。

全民守法成为社会常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法治精神的培育,坚持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宣传活动,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尊法守法正在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但同时也要看到,社会成员现实守法状况与全民守法的理想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违背法治精神的现象和问题仍不鲜见,正如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深入考察社会现实不难发现,全民守法成为自觉行动依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破除各种制约,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比如,我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制度存在两千多年的国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调整人们行为主要不是依靠法律,而是依靠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这一传统政治文化至今仍有一定影响,致使一些人法治意识比较淡漠,没有把依法办事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维护个人权益的基本习惯,遇事不靠法律靠关系;还有一些人“官本位”思想严重,致使出现以言代法、违法乱纪、徇私枉法的现象。再比如,全民普法机制尚不健全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都制约了全民守法目标的实现。让全民守法真正成为社会常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看待社会成员守法的现实状况,认清与全民守法目标的差距,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有的放矢、长期不懈地采取措施,让法治逐步成为全体人民的信仰和价值追求。

全民守法成为社会常态仍需不懈努力

让全民守法成为社会常态,不是自然而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在以下方面付出不懈努力。

——坚持不懈地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体人民知法信法,让全民守法成为思想自觉。全民守法的前提是全体人民知法信法。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努力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办事靠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的职能作用,强化国家机关的普法责任,加强普法体系和普法队伍建设。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要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从每一个人抓起。要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的实际效果。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形成履行法定义务的思想自觉。

——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以法治保护人民权益,让全民守法获得内在动力。“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不仅源自思想觉悟,还源于守法者的权利能够通过法治得到充分保障。这需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每一项法律都成为切实维护公民权益且易于操作的良法善法;需要严格执法,让法律切实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使其成为公民合法权益的“护身符”;需要公正司法,使法律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利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此外,还要通过褒奖尊法守法的先进典型,鞭挞批评违法犯罪行为,让守法者扬眉吐气、理直气壮,让违法者无地自容、羞愧难当,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切实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全民守法成为行动自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要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要让守法者都能获得法定权利,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让不守法者都要付出相应代价,所有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惩处。要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健全社会守法记录,完善守法褒奖机制和违法行为惩戒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行动自觉。

——党员领导干部带头遵纪守法,用模范言行引领群众自觉学法守法护法,推动形成崇尚法治的社会风尚。在当代中国,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是全民守法的关键。要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健全法律学习考试制度;要把具备相应的法治素质、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作为干部任职的必备条件,从制度上鼓励督促党员干部自觉学法懂法。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对不遵守宪法法律滥用权力、损害党和全体人民整体利益的各种特权和腐败现象,党员领导干部的各种违法行为,要敢于制止并予以严肃处理。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努力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从而引导全体人民自觉尊法守法,让全民守法成为社会常态,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