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五:“宽财政”继续搭配“稳货币”
伴随近期央行宣布降息,市场对明年货币政策有了更强烈的预期。而基于政治局会议释放的“稳健”信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所宏观室主任张斌表示,从目前的PMI和出口订单指数看,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仍很慢,预期中国仍会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但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会有局部定向调整。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院长高培勇认为,2015年将是宏观经济政策连续第五年实施“积极稳健配”,虽然政策名称不变,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实际内容将会有所变化,如财政政策要在如何更积极有效上发力,同时也要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重大改革进展。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经济学家认为,整个“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复苏态势不断出现反复,货币政策在平衡社会流动性和物价中,需要保持稳健,过于激进和保守都不适宜。
事实上,2011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金研报预测,政策基调将延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表述。财政政策在边际上将较今年宽松,预计财政赤字1.5 万亿以上,比今年增加2000亿-3000亿左右。货币政策方面,降低融资成本是主要工作,明年M2预期目标可能将定在13%左右,与2014年目标大致相同。
前瞻六:标志性改革将陆续推出
除了定调宏观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作出部署。
政治局会议已将2015年定义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求“狠抓攻坚改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也明确要求抓紧制定2015年改革的要点,特别是要提出一些起标志性、关联性作用的改革举措。
目前,存款保险、不动产登记条例、居住证管理办法等已在公开征求意见。在专家看来,明年金融改革、户籍改革、土地改革、国企改革、价格改革等有望获得重点推进。
专家预计,明年存款保险制度将正式推出,金融改革步伐将加快;在通缩压力加剧的背景下,价格改革将加速,可能进一步放松对能源、公用事业价格的调控;房地产下滑将加剧国企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从而倒逼国企改革步伐加快。此外,预计还将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户籍改革和包括农地流转在内的农村改革,以扩大内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表示,2014年中国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加快,改革广度空前。接下来,政府自身改革的“开场戏”将逐步转变为市场体制完善的“改革正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