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文化产业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核心价值观是有方向的,有正有负,有加速,有减速,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这就涉及我们对核心价值观应该做如何选择的问题。现在我们所倡导的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充满了正方向,正能量,一定能引领中国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加速前进。

为什么这样讲呢?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我们就是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的,富强、民主、公正、法治是吸收人类世界共同的文明成果,我们经常讲平等、人权是价值,既不能不加分析地笼统地肯定它,也不能笼统地不加分析地否定它。不能把我们经过多年探索形成的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抛弃掉。在某个地方很畅行的、很受用的、很有效果的价值体系来到中国未必适应。另一方面,如果人类没有共同的观念我们怎么对外交流?我们对外谈判怎能有共同的平台?连话题都找不着。所以,人类所共同需求,共同赞美,共同推崇的东西,肯定是存在的,关键是它融入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有自己的不同特色,我们不能忽略这个不同特色。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在我们吸收全世界创造的共同价值理念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部分。再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说起来非常简单,细想一下,现在中国有大约13亿人口,假如这13亿人口都爱国,都敬业,都诚信,都友善,这个国家的发展将多么快,多么好啊。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其重要之所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产业是什么关系?那就是,无论是在影视戏剧作品,还是演艺和文学艺术创作这些文化产业里,都当然应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产业中怎样体现呢?它应当把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以艺术的形式融入到文化产品当中去。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非常宝贵的东西,体现的正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比如《礼记》中的《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等一系列的内容,就是讲了一个关于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宋代大儒张载讲“为天地立新,为生民立命”,讲的也是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中国古代有很多宝贵的思想,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三军不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远远比西方的文化传统丰硕得多。如何在文化产业中体现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并传播到国外,使西方的外国人眼前一亮,这是文化产业所要关注的。

对于中国的文化产业来说,第一要有中国的立场,中国的利益,中国的价值观,要遵循党和政府倡导的价值导向。第二,要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什么。第三要知道对于更宽广的世界各国的受众来说,他们能接受什么样的文化品位。在此基础上要从内容上加以结合,然后想方设法占领制高点,同时借助各种各样的平台,寻求广阔的市场,唯其如此,中国的文化产业才能在时代的前沿上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