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国家公祭是面以史为鉴的镜子(4)

今日话题:国家公祭是面以史为鉴的镜子(4)

有关抗日战争几个不容置疑的结论

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网上网下质疑的人不少,极端者甚至说“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时候除了做了宣传以外,几乎没干什么实事”。说这些话者不是出于对历史的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并不是否定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承认国民党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主要力量,并肯定其正面表现。但是,纵观国民党在抗战中的整体表现,实在让人难以恭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轻而易举占领东三省,十几万东北军根本未作有效抵抗。国民党政府一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把精力主要放在“剿共”上,对日本的侵略仅仅是向国联申诉。直到“西安事变”后,被“兵谏”的蒋介石才被迫停止剿灭共产党抗日武装的军事行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有多于日本侵略者的军队,在正面战场也进行了顽强抵抗,但由于战略指导和战役指挥的重大失误,国民党军没有阻止住日本侵略者,几乎丢失了大半个中国。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抗战又由初期的比较积极逐步走向消极,还有大批人员投降日本侵略者成了伪军,国民党内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汪精卫都成了汉奸。蒋介石虽然一直坚持抗战,但始终给自己留着与日本进行和谈的后路,下不了向日本宣战的决心。直到日本人袭击珍珠港导致美国对日本宣战后,国民党政府才正式对日宣战。整个抗战时期,国民党军对日军基本上是消极防御,很少有积极的反攻行动。

中国共产党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抗战的希望。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率先举起抗日的大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受到国民党军重兵围剿时,中国共产党仍投入很大精力领导东北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还从民族大义出发,率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全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全国抗战开始后,八路军在平型关初战告捷,打了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正如时任国民党第二战区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续范亭所言:平型关之战的特别意义,“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我们的士气。”全国抗战开始初期,在日军的大举进攻下,国民党军节节后退,丢城失地;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却不惧艰险,迎难而上,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更是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对抗着约58%—75%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到抗战胜利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详细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