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4)

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4)

四、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借鉴国外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做法,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科技和互联网的优势地位,对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不断增强,中外不同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碰撞、相互交织,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严重干扰着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另一方面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信仰缺失、道德滑坡、诚信缺乏等问题,使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逐渐减弱甚至丧失。因此,党和政府必须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实践证明,没有领导重视的地方,核心价值观建设很难取得真正实效。因此,必须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纵向联动合作机制,构建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各级政府组织引导推动、社区及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组织体系。

2.深化宣传普及,增强认知认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贵在知行统一,认知是前提和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通过宣传普及增强认知认同。宣传普及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宣传普及,使人们牢牢把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增强认知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需要找准宣传普及同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多运用大众化语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多联系人们身边事例教育感化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要善于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传播核心价值观,建设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开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抓住重点人群,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推动人人参与,形成合力,又要抓住重点人群,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抓住三个重点人群:一是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应该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队。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掌握着公权力,影响大、示范作用强。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抓好党员干部这个重点,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方面要带好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形成上行下效的正能量。二是社会公众人物。社会公众人物是大众高度关注和效仿的对象,他们的道德言行对社会大众具有很大的示范效应。企业家、知识精英、文化名流、影视歌星等是社会公众人物的主体,应当把他们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群体,加强对他们的引导,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使其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三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青少年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可塑性最强,如何塑造他们的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抓住青少年这个重点群体。

4.加强学校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意见》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学校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各环节,覆盖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学“思想政治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载体和主渠道。因此,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主渠道作用。此外,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

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不仅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灌输,而且还要靠不断的启发才能奏效。因此,必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心理状况及接受能力,遵循知识传授规律和价值认同规律,倡导启发式、参与式和体验式教学,把灌输和启发相结合,注重师生双向互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境、寓教于文,通过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活动,吸引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唱主角,自己教育自己,使青少年都能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切身体验,逐步认知、理解并在情感态度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行为上自觉地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5.搭建多重平台,增强传播能力。在国外,培育、推广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注重系统性,多种途径与多重平台相互补充、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显性教育与隐性引导相结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灌输与柔性隐蔽的手段相结合,利用一切场合重复、阐释、宣扬其核心价值观。我国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发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民间组织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充分利用教育、传媒等多种手段,为核心价值观建设搭建多重平台,实现培育、传播核心价值观方式、途径的多样化。为此,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网络,强化家庭教育的渗透功能,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发挥社会的熏染功能,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众化。二要充分利用纪念馆、博物馆、红色旅游景点等各种载体宣传核心价值理念,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有利时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升旗仪式、成人仪式等形式,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三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媒体系,不仅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更要重视网络等新兴媒体,使其成为培育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和新力量。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