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的文化墙为宣传工作带来的思考(3)

“没文化”的文化墙为宣传工作带来的思考(3)

一个城市的文化乃至文明程度,靠的是全体市民的文明底蕴,特别是当地政府的自我净化和自我纠正能力。如果此事循着另外一条轨迹:看到百首诗词有33个错别字,市民感到“糟蹋了老祖宗的好东西,毒害了青少年”而不能淡定,在民意推动下,政府自觉纠正,某夜“忽如一夜春风来,文化墙上焕新颜”,这才是文化古城应该呈现的文明形象。

正如一件事需要法律来裁定,是因为已经触到做事的底线,某个公共事件需要媒体来强行介入,那也快触碰到了社会能承受的底线。靠媒体强行介入来推进城市文明,更像是对城市文明的讽刺,首先是文明形象已经触底,甚至被撕裂;其次这样的强行介入能实现常态化吗?如果媒体没关注怎么办?如果媒体的杀伤力不够强怎么办?如果媒体的注意力转移怎么办?

报道中还提到,除了太原文化墙上的“33个错别字”,四川一小区文化墙四句诗错三句,绍兴一文化墙错俩字,一篇头条报道毕竟篇幅有限,肯定不能将全国所有地方文化墙上的硬伤枚举,甚至此文提到的四川、绍兴文化墙错误因为在标题上没有提到不够吸睛,估计都难以“引起当地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导致不了了之,由此可见靠媒体强行推进文化墙“净化”有多么不靠谱。

文化墙“没文化”,靠媒体来挽救?媒体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城市文明形象好起来,一靠市民素质高起来,二靠政府敏锐、高效起来,靠全国人民的眼球效应,靠媒体头条倒逼有关领导“高度重视”,那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果真到了这个地步,城市文明形象也败坏的差不多了。

文化墙“没文化”,不可等闲视之

当下,各地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墙就是其中之一。相较于之前一些地方墙壁上的乱涂乱画,文化墙上的公益广告、唐诗宋词营造出了浓浓的文化氛围,这样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更多人接受文化的熏陶,长此以往、熏陶日久,个人的文化素养会得到很大提升。然而,让人尴尬的是,太原市这条街道上的文化墙却出现了33处错别字,这33处错别字是那么扎眼。

文化建设,眼里容不得一点点沙子,不该有什么“差不多”,要的是精准的文化服务。就像太原市这条街道上的文化墙出现了33处错别字,请问,这33处错别字是从哪里来的?制作文化墙,应该是非常有文化的人设计的,可为什么还出现了33处错别字呢?一方面,制作者本身有责任,毕竟这是出自他们的手笔。同时,文化墙内容的审核者也有责任,是什么让错别字连天的文化墙内容蒙混过关的,是审核者忘记审核了呢,还是根本就没有审核?文化墙处于公共场合,这上面出现任何一点的错别字,都有可能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之前,相关部门发布通知,要求广告语中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就是希望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文化墙上的错别字,或许成年人能看得出来,而未成年人不一定看得出来,如果他们长期接受错别字文化的熏陶,导致跟着犯错,又当何如?故而,文化墙上出现错别字,是不可容忍的,这是对文化建设的不负责任,是对未成年人文化教育的不负责任。

文化墙“没文化”,根源在于相关方面工作没有做到位。如果说,制作者能够在制作的过程中多看几遍自己制作的文化墙内容,审核者能够细致地审核,还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吗?文化墙充当的是文化建设的先锋,可文化墙自身都有错别字,充当文化建设的先锋又有多少底气呢?应该说,太原市民还是非常有水平的,他们关注的不只是刻在墙上的传统文化,还有表现诗词的繁体字上。感谢太原市民,他们是很好的挑刺工,挑出了文化墙上的纰漏。只是,除了太原市的这处文化墙,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文化墙,上面的文字就没有一点错别字吗?希望各地都能引以为戒,在文化墙内容的选择上要更细心些,不要让错别字鱼目混珠、混淆视听。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