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谱写生态旅游发展新篇章

重庆:谱写生态旅游发展新篇章

摘要:武隆旅游发展取得成功,是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武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与独特的区位条件是旅游得以发展的基础,国家日益趋好的宏观政策是武隆生态旅游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武隆人发扬“敢想敢干、实干快干”的“武隆精神”则是当地旅游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因。

20年来,武隆旅游业发展可以说是成绩喜人。一是实现了生态旅游发展与文化、体育有机结合。武隆成功创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 旅游景区品牌,国际户外运动公开赛也已打造成了户外运动国际三大A级赛事之一,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武隆》享誉市场,等等。二是成功打造仙女山旅游度假 区,在发展路径上实现了“面上保护、点上开发”,较好地贯彻落实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三是成功探索出了以生态旅游带动城乡统筹、扶贫开发、生态文明建 设同步发展的模式,对渝东南和武陵山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四是武隆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旅游大县,成为重庆市生态旅游对外开放名片,2014年全县旅游接待游客接近2000万人次。五是生态旅游发展带动旅游地产开发、生态工业等相关产业,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发展资金。

武隆旅游发展取得成功,是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武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与独特的区位条件是旅游得以发展的基础,国家日益趋好的宏观政策是武隆生态旅游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武隆人发扬“敢想敢干、实干快干”的“武隆精神”则是当地旅游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因。

如今,武隆旅游发展已完成了阶段性任务,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这在客观上要求武隆,要强化对生态旅游经济规律性的认识,把握生态旅游经济阶段性特征,明确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深化“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战略内涵,迎接新的挑战。武隆应积极调整自身,把握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一是提升发展定位,推进区域协作发展。武隆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着眼国际化、回望渝东南”,提升自身发展定位;实施区域化、全球化布局,以品牌影响力整合渝东南优势旅游资源;以生态旅游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带,争取市委市政府对武隆发展更大的政策支持,在推进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抱团协作”发展的同时加快自身发展。

二是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武隆旅游经济业应超越单纯的观光旅游、解决游客 “吃、往、行、游、购、娱”的发展阶段,迈向以喀斯特自然景观观光旅游和生态产业(休闲度假游+运动体验游+文化体验游)相结合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提升产业层次,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生态旅游综合经济。

三是“旅、商、工、农”关联发展。目前来看,武隆总体上完成了以优质景区开发、品牌打造、观光旅游营销和做大旅游经济的阶段性任务,未来还应把工作重点放在“以旅促商,以商带工,以工促农,联动发展”上来。要首先解决旅游商贸业短板和产业链断裂问题,在做大园区制造业存量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加工业,带动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经济关联发展。

四是深化战略内涵,改革创新。武隆应超越以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绿色崛起,富民强县”的战略内涵,调整发展重心和发展方式。要实现以生态旅游为主导,带动相关产业关联发展,带动城乡统筹、区域协同发展,坚持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谱写武隆生态旅游发展新篇章。

(作者系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 市统筹办副主任)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