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网络强国谋求大发展
中国经过短短的几十年,从一个后发国家迈入信息化时代。建设网络强国,离不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网络空间的拓展与巩固,也正是国家发展和治理转型的契机,可以预测,网络将成二十一世纪新生的经济增长极,中国也将由网络大国变成网络强国。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建设网络强国应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健全队伍、筑牢阵地,应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夯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提高认识,掌握网上舆论导向。网上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一个集中表达与展示的窗口,承载着社会与公众的诸多期盼,也与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舆情等诸多方面有着深刻的联系互动。加强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网民自觉遵纪守法,讲求诚信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自觉抵制不良有害信息、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搞笑之风。一是坚持把正确导向摆在首位。网上舆论宣传是国之大事,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社会稳定。习近平指出:“要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首位,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因此,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应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无论是互联网建设、内容生产,还是互联网管理、发展,都应坚持把正确的导向摆在首位,规划好用正面宣传介入网上舆论,切实提高网上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用正面宣传挤压网上各种噪音杂音的生存空间,用正面声音消释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切实把握好引导网上舆论的“时、度、效”,发挥好正面导向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的作用。从讲求实效出发去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策略,去占领时机制高点、道义制高点、表达制高点,牢牢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二是强化网上舆论把握能力。在社会转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既处于发展机遇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其过程中出现的医疗、教育、食品安全、暴力恐怖等热点难点问题,是网上舆论聚焦的主题。事实上,网络普及、网上舆论发展过程,也是党和政府网络执政、网络问政的发展过程,是政府尊重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表现。因此,政府在加强对网上舆论把握的过程中,应以积极态度和创新求进的精神,把握网络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规划好、建设好、运用好、管理好、把握好互联网,提高网上舆论的驾驭能力。三是坚决抵御不良有害信息入侵。在发现不良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时,应本着“宜疏不宜堵、宜快不宜迟、宜统不宜分”的工作方法加以解决,及时使网民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真相、明辨是非、解疑释惑、消怨提气。从当前网上舆论高发、频发的根源来看,应不断完善规范网络发布信息,推进信息公开透明,增强网民对公共部门的信任,畅通和丰富网民在公共参与中的表达渠道。同时,应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作用,及时与网络意见领袖进行沟通,使网民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理解党和政府解决种种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操作,进而减少在网络上发表杂音、噪音,使网上少一些网络垃圾,多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力争通过这些网言网语在线上线下让“网民”去引导网民,让网民自觉抵制不良有害信息的入侵、自觉同不良有害信息博弈。
(二)完善机制,打造网络生态环境。网络空间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当前,互联网导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网络生态环境的建设异常艰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互联网部门具体负责、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对打造网络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健全网上舆论应急响应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指挥有力、协调顺畅、处置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预警、处置网上不良有害信息。一旦在网上发现不良有害信息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对不良有害信息进行的处置。当然,在网上存在不同的声音不足为奇,但网民应依法上网、文明上网,不能逾越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在守住“七条底线”的前提下,还得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台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这样才能促使网络空间清朗。二是健全网上舆论分析与甄别机制。在网络环境中网民分享思想、传播信息,会出现不同的观念和思想,有时会出现激烈的观点交锋,甚至伴有很多批评、指责和人生攻击谩骂,这就需要健全网上舆论分析与甄别工作机制,认真梳理分析网上舆论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趋势及网民的思想。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职,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网上舆论的分析研判能力,提高引导主题设置和有效发声能力,回应关切、疏导情绪,调动整个社会共同在网络空间“除毒瘤”,为净化网络环境筑起一道“防火墙”。三是健全网上舆论应对与处置机制。应对处置网上不良有害信息必须坚持“严”字当头,依法打击网上政治类有害信息、网络谣言、淫秽色情、非法传教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管理,敢于发声、勇于亮剑。今年4-11月,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信部、公安部等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扫黄打非 净网2014”专项行动。1-4月,依法查处淫秽色情网站110家,关闭相关频道、栏目250个,关闭微博客、博客、微信、论坛等各类账号3300多个,关停广告链接7000多个,删除涉黄信息20余万条;7月,依法关停三批因管理不力、任由谣言传播的网站,对未在通信管理部门履行备案手续、传播谣言信息的赣州在线、中国将军政要网等4家网站依法予以关闭,对篱笆网、昆山论坛等43家网站给予关停整改处罚,对虎扑体育论坛、邳州论坛给予暂停更新处罚,对编造谣言信息的马某、裴某依法行政拘留,对37名编造、传播谣言的网民给予治安处罚和教育训诫……这些实际行动,对改善网络生态环境起到了推进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