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改名当然是要慎重,毕竟一个地方名称的更改,是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城市改名也不能简单地改,因此,城市改名需要经过民意程序。在这一点,林州做得很好,值得点赞。
城市有改名的冲动,不必一棍子打死,改不改让全市人民说了算。城市改名征求民意,这回是做对了,也让林州做了名,做了最好的广告。
【启示与思考】
虽说林州市改名“红旗渠市”,只是一个网站的“民意征集”,林州市委相关领导也做出回应,表示改名一事涉及林州大政方针,目前并未上升到政府层面,但基于调查网站的官方背景,再虑及近年来的地方改名潮,这不免让人浮想联翩:这一举动是否夹带着为当地政府“投石探路”、“预热暖场”的意向。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其中的内涵要靠一代代的人不断去创造去充实。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当一个地名不能“叫响”,正是反思自己工作的时候,需要的是更加务实的施政。改名之类大多也只是花拳绣腿,或许,一时也确实能激起点喧哗,但也很可能成为劳民伤财的瞎折腾。
城市改名,可不是一种盲目的冲动,更不能拿巨额财政投入去“赌”。决策上更加科学理性,是现代政府的必然要求。更多的吸纳民意,让决策更为稳健,是现代政府的基本操守。在我看来,林州市在改名“红旗渠市”上,想想可以,切莫“急功冒进”,一旦一招不慎可能满盘皆输。如果真的改名“不成功”,收不回巨额投资,如何向当地百姓交待?真到了哪个时候,再“改回去”吗?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