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苏联无神论研究、宣传教育历史的简要回顾
苏联的无神论教育始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是伴随着对政教关系的处理展开的。大体上可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1. 第一阶段,从十月革命胜利到卫国战争爆发前夕。无神论教育采用的是反宗教宣传的提法,注重反宗教宣传的进攻性和战斗性。
1918年,苏俄颁布了《关于教会同国家分离和学校同教会分离》的法令。在贯彻这一法令的过程中,1919年,司法人民委员部成立了以克拉西科夫为首的第八局具体抓反宗教宣传工作。该局出版了《革命与教会》杂志,发表了不少阐明教会同国家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的法令及揭露教会反革命活动的文章和通讯。一些著名的宗教与无神论问题专家还深入城乡和地方党和苏维埃的工作人员一起进行宣讲,组织反宗教集会和辩论会,特别是发动组织群众揭露教会利用所谓“不腐的干尸”所进行的欺骗活动。从1918年~1920年,应各地群众的要求,当着群众、僧侣、检验医师和苏维埃代表的面,对58具所谓“不朽的干尸”进行解剖,揭穿了神职人员的骗术,提高了群众的觉悟。从1920年起反宗教宣传逐步转由克鲁普斯卡娅领导的政治教育总局领导。按照党的方针,政治教育总局特别注意举办讲座、开展俱乐部、博物馆、大众教育的工作,将反宗教宣传同对群众的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这期间,以雅罗斯拉夫斯基为首的一批反宗教宣传家写作并组织出版了几十种书籍和小册子。在尖锐的阶级斗争中,广人教徒由于从剥削阶级和教会压迫下解放出来,由于亲眼看到了教会的反革命活动和利用宗教进行的欺骗行为,由于受到了初步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不少教徒断绝了与教会的联系。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从1921年起,苏联进入和平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巨大变革,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工作,包括反宗教宣传进一步得到加强。由于新经济政策时期资本主义因素的暂时活跃,教会、教派也极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形势的发展要求加强和改进反宗教宣传的内容和方法,克服简单化倾向,提高科学性。
1922年3月,列宁发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对反宗教宣传提出全面要求。反宗教宣传随之迅速开展起来。在政治教育系统,举办各种研究班,培训高水平的无神论宣传干部;各出版社着手有计划地出版18~19世纪欧洲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的重要著作。1922年12月,政治教育总局创办了自己的科普性机关报《无神论者》,该报曾连载了雅罗斯拉夫斯基的《对教徒和非教徒谈圣经》,在当时的无神论宣传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组织好群众性和系统的宣传,1925年成立了全苏自愿参加的反宗教宣传的组织——全苏战斗无神论者联盟。雅罗斯拉夫斯基担任主要领导。克鲁普斯卡娅、卢那察尔斯基、克拉西科夫、斯克沃尔佐夫、斯切潘诺夫都参加了有关领导和组织工作。
1926年~1937年,是苏联开展有组织的群众性反宗教宣传的重要时期。国家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文化革命引起的巨大社会变革,进一步推动改进了思想教育工作和反宗教宣传工作。1926年,召开了全苏第一次反宗教工作会议,总结了近10年的工作,批判了反宗教宣传的“左”的倾向,指出必须纠正狂欢式的反宗教游行示威;或以讥笑、挖苦、戏弄的方式对待宗教的类似“共青团的圣诞节、复活节”的活动,杜绝违背教徒意愿以行政手段强行关闭教堂的行为。会议对以雅罗斯拉夫斯基主编的《反宗教者》报和以科斯捷洛芙斯卡雅主编的以莫斯科市委名义出版的《机床旁的反宗教者》杂志之间的争论进行了总结。《机床旁的反宗教者》杂志认为反宗教宣传仅仅是批判宗教为反动阶级服务的作用,对宗教就是要采取“照脑袋痛击”的办法,杂志上的一些文章、漫画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宗教徒。为此,《反宗教者》报对该杂志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批评。会议完全支持《反宗教者》报的反宗教方针,强调反宗教宣传必须采取科学态度和方法。会议指出,反宗教宣传绝不能孤立进行,只有在同对社会生活进行根本改造的联系中才能取得成绩;要对宗教存在的原因有足够清醒的估计;不但要揭露宗教的剥削阶级本质以及同阶级敌人的联系,而且要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唯物主义说明来揭示宗教的反科学本质。
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反宗教宣传,是胜利了的工人阶级为了传播自己的世界观,在同宗教意识形态进行斗争方面所进行的初步实践。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反宗教宣传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迹,存在着不足乃至某些重大失误。首先,这一时期的反宗教宣传是在尖锐的阶级斗争条件下进行的。苏维埃政权初期,多数东正教神职人员站到反对苏维埃政权的立场,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反革命活动,国家和教会的关系还未正常化。这就决定了当时的反宗教宣传具有鲜明的阶级斗争性质。其次,在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中,反宗教宣传往往满足于简单化的一般号召,以群众运动方式和行政手段代替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第三,许多信教的工人农民群众摆脱宗教,并非由于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主要是出于对教会作为剥削者、作为苏维埃政权敌人的愤恨,以及对教会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欺骗的愤怒。尽管他们同教会断绝了联系,不去教堂了,但是头脑中的宗教观念并没有完全消除。第四,20~30年代的反宗教宣传虽然波及全国,但主要还是在苏联的发达地区进行的。在中亚、外高加索、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的落后、民族问题的复杂、宗教影响的根深蒂固,反宗教宣传工作的开展则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在1941年~1945年的卫国战争期间,由于全力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宗教界也表现出空前的爱国热忱,反宗教宣传基本停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