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无神论研究、宣传教育的历史功过(3)

前苏联无神论研究、宣传教育的历史功过(3)

2. 第二阶段,从卫国战争胜利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本上放弃了反宗教宣传的口号,代之以无神论宣传和无神论教育。无神论教育注重科学性、计划性、系统性、成效性。

卫国战争胜利后,前苏联宗教问题面临的情况是:(1)战争带来的灾难痛苦使宗教影响大大回升,宗教组织进一步活跃,大批战前脱离教会的群众重新入教。(2)国内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高涨。战后10年内,无神论宣传教育基本上仍然处于停滞状态。(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国家同教会关系的正常化,教会在战争时期的爱国行为,教会为适应社会主义社会进行的现代化进程,提出了许多需要从理论上给予科学回答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无神论宣传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方法上都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以便更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改进和完善无神论教育工作。

1954年7月7日,11月10日,苏共中央先后作出《关于科学无神论宣传中的重大缺点及其改进措施》和《关于在居民中进行科学无神论宣传中的错误》的决议。这两个决议奠定了以后30多年苏联无神论教育得到广泛开展的基础。决议披露了国内宗教重新活跃,局部地区宗教泛滥的情况,指出教会正通过一切手段,力图扩大和巩固对居民的影响。宗教偏见和迷信正毒害着一部分苏联人的意识,妨碍他们自觉地和积极地参加共产主义建设。决议严厉批评了作为思想工作一个重要方面的无神论宣传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指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有关部门似乎已忘记了无神论宣传是对劳动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没有利用思想工作的有效手段开展,甚至放弃了无神论教育。即使有少数无神论宣传的材料,却远远满足不了要求。无神论宣传的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宗教影响的扩大。决议责成各级党委要重视和开展无神论宣传,并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同时要求无神论宣传绝不能伤害教徒以及神职人员的宗教感情。苏共中央两次决议以后,无神论宣传迅速恢复并进一步发展起来。党、政、工、团、宣传、文化、教育、出版各有关部门互相合作,形成了战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第一个高潮,抵制了宗教影响的扩大。

但是在停滞了十几年后掀起的新一轮无神论宣传的高潮,在一定程度上仍未完全摆脱20~30年代反宗教宣传的形式主义简单化的倾向,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

苏共22大以后,苏共中央在总结无神论宣传工作失误的基础上,于1964年2月通过了《关于加强居民中的无神论教育的措施》的决议。决议突出地提出加强无神论问题的科学研究和专家的培养,加强各级干部的无神论学习,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无神论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加强无神论宣传的组织工作。同年,在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成立了科学无神论研究所,领导和协调全国无神论宣传工作,并由研究所组织出版一年两期的《科学无神论问题》论文集。30年代成立的战斗无神论者同盟也改为《知识协会》,并创办了科普性无神论杂志《科学与宗教》,从高低两个层次上发挥着无神论研究和宣传的指导作用。

从1964年~1976年的10多年间,前苏联的无神论教育总的来说发展得比较健康,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鉴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神论宣传并不限于批判宗教思想,更主要是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1977年,苏联新宪法第五十二条,将1936年,1959年宪法规定的“……反宗教宣传的自由”改为具有“进行无神论宣传的权利”。这样,强调进攻性、战斗性,且含义狭窄的“反宗教宣传”的概念便正式停止使用。

之后,无神论教育的重点则在于形成和完善无神论教育体系,强调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科学世界观的过程中,采取包括无神论教育在内的综合性措施。苏共27大以后,无神论教育突出要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提高无神论教育的成效问题。有关部门要求认真检查工作中的问题,继续克服简单化、形式主义的缺点,加强居民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针对宗教方面的新变化改进措施,突出对青少年的无神论教育,强调对教徒进行个别工作,进一步推广新的苏联礼仪风俗等等。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