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为何要强化规则意识

法治社会为何要强化规则意识

十八届四中全会就依法治国问题作了专题研究。在此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一个表述引起了我的关注。它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这一论述,一方面强调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突出了公民道德建设在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又突出了“强化规则意识”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为什么要突出“强化规则意识”?这是一个比较新的问题。在此,就何谓规则与规则意识,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强化规则意识有什么特殊意义,以及如何强化规则意识等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与大家作交流。

很多规则具有道德意蕴

现代法治社会就是一个需要靠良好的规则系统来维系的社会。法律往往是多种规则的混合。其中既有技术规则,也有游戏规则,更有道德规则。一旦离开了对规则的遵循,也就没有社会秩序可言

我们中国人比较习惯使用的,是“规矩”这个词。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往,“规则”这个词是用得比较少的。大概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它才逐渐为大家所熟悉。

学界对“规则”有不少研究。简单地说,所谓“规则”,就是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一些通则。它说的不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或者一种客观的规律,而是说“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我们天天会遇到许多规则,比如出行要面对交通规则,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这些说的都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

而如今,作为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普遍、公开、理性的规则系统,已越来越成为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现代法治社会就是一个需要靠良好的规则系统来维系的社会。法律往往是多种规则的混合。其中既有技术规则,也有游戏规则,更有道德规则。

技术规则体现的是一些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比如“进入建筑工地必须戴安全帽”、“红灯停,绿灯行”。违背了,就会发生事故,甚至会危及生命。现代化程度越高,使用的技术越发达,技术规则就越多、越细。从步行到自行车,从汽车到高铁、再到喷气飞机,人们需要驾驭的工具或技术越复杂,出行时需要遵循的规则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格。

游戏规则是“角色活动规则”。它所约束的是在特定活动中扮演特定角色的人们(比如棋手、运动员、股市交易员)的行动。一些程序性的规则也可视为游戏规则。凡是参与这一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循,否则就会被视为违规,并因此受到一定的惩处。好比打球、下棋,一旦赖皮,就会被视为球风、棋风不良,人家就不跟你玩了。这是生活的常识。

许多游戏规则是约定俗成的,也有许多是特意制定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很多规则也是有道德意蕴的。比如,当您参加一个活动、加入一个组织或者缔结一个契约之后,是否真的遵守相关规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遵守规则的问题了,同时还是一个是否遵守诺言的道德问题。

与特定活动中的游戏规则不同,维系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规则还具有公开性(众所周知)、普遍性(对所有公民适用)和稳定性(长久地发挥作用而不会轻易改变)。这些规则往往都具有道德意蕴,甚至可以视为一种道德规则。因为,你若不遵循这些规则,就会给他人、给公众带来许多危害。比如,“红灯停,绿灯行”确实是一条技术规则,用以保障道路的畅通、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但能不能信守这条规则,就是一个有没有社会公德的问题了。

我们的社会公德是由许许多多规则所组成的。所谓“公序良俗”,也是由各种规则构成的。所以,一旦离开了对规则的遵循,也就没有社会秩序可言。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