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铁腕反腐:不是没有掂量过,但认准了人民的期待(3)

习近平谈铁腕反腐:不是没有掂量过,但认准了人民的期待(3)

摘要:“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马年正月初八,黑海之滨的索契,习近平用质朴的话语,回答俄罗斯电视台记者的提问。这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告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庄严宣示。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人民,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支撑点。

◎第三句讲到了执政风格:“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

“他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在中国拥有这样的影响力,这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访华20多天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一个商业圆桌会议上,这样评价自己眼中的习近平。

而在习近平看来,“两年时间可不短”。在同奥巴马瀛台会面时,他用轻松的话语,传递出只争朝夕的使命感。

出访11次、到访31国,同100多位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会谈会见,在国内考察20多次、足迹遍布20多个省区市、特别行政区和高等院校、部委……履职两年多来,习近平的脚步从未停歇。

境外媒体评价说,执政的历程类似长跑,但习近平却是以短跑速度开局。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宏伟的蓝图,没有落实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从治理“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一张贺卡、一盒月饼背后的奢靡之风,一件件小事有始有终,以徙木立信之效让人们看到了中央真抓实干、刚性执行的信心和决心。

身先士卒,以上率下。攻坚克难的路上,需要坚强指挥、上下同欲。

从坚持两年不松懈的八项规定,到开展两轮、收尾不收场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次次动真格、做实事,展现出中央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能力和魄力。

“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

正是本着这样一种“钉钉子”精神,两年多来,中央领导集体言必信,行必果,招招指要害,件件有落实。

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雷霆万钧的背后是一种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敢于担当的勇者之风——

2014年,不断深入的反腐败斗争震撼人心。随着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人落马,人们看到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体会到了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习近平斩钉截铁地说。

向固化的利益藩篱宣战,对党内盘根错节的问题进行梳理。自我批判、自我开刀、自我革命,由此带来的压力、风险和挑战,只有勇敢者才能顶得住、扛得动。

“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信念坚定、从容不迫,战略定力的背后彰显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有底气、有自信的精神状态——回忆起两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那段振奋人心的讲话,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黄振春至今依旧激动不已。

“习近平总书记连说了3个‘一定能实现’,当他最后说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时,语气平和,但充满自信,话音一落现场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这是引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诗。

上任伊始,“自信”就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最鲜明的精神特质。

这份自信,体现在坚持走中国道路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这份自信,体现在面对经济新常态的从容淡定:“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这份自信,体现在应对外部挑战时的战略定力:“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治大国如烹小鲜。自信是一种行事风格,更成为一种执政境界。

“务实、担当、自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风格鲜明地体现在治国理政的行动上,体现在其所从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和外交、党的建设等所有活动领域。”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说。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