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哪些民生领域改革亟待推进(2)

2015年,哪些民生领域改革亟待推进(2)

医卫改革:市场化探索须推进

根据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2015年是本轮医改的最后一年,药品价格和公立医院等领域的改革措施将陆续落地。

据了解,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已选出包括北京、上海等在内的30多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县级试点公立医院也已超过1000个。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我国有望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改革全面推开。

医改最引人关注的是破除“以药养医”的旧机制。北京、广东等地部分医院展开了试点,效果较为明显。不过,医药分开全面推广之后,政府部门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医护人员待遇,并确保药品流通渠道的诚信和独立。

相比而言,药品定价机制改革已经先行一步。国家发改委2014年11月向8个医药行业协会下发了《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从2015年起,2700余种国家定价药品有望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实现市场化定价。不过,取消限价之后,公众所担忧的药品价格上涨是否会成真,还需要时间检验。

收入分配改革:有降有升

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目前,在央企负责人与基层公务员层面,改革已经有了进展。2014年8月,《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建立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合理调节不同行业企业负责人之间的薪酬差距。

2014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的《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提出,在职务之外开辟职级晋升通道,实现不升职也能加薪,解决基层公务员薪酬偏低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在收入分配的初次分配中改革有三个方向:一是工资的正向增长和最低工资标准;二是降低垄断及国有企业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挤出效应;三是降低垄断国有企业的薪酬水平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在再分配环节,适当提高政府对居民的经常性转移支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渐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占比、增强消费倾向。

有专家提出,我国应实施富民战略,为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消除各种行政障碍;通过发展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扩大就业,提高企业和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居民收入与社会财富的同步增长机制;推动公共财政和民生财政的建立,从根本上变革不合理税种与税率,降低工薪阶层纳税比重,进一步实现藏富于民。

生态文明建设:依法监管,加强追责

过去粗放式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日益凸显。在雾霾引发全民忧虑的同时,垃圾焚烧、工业废水违法排放等行为仍在持续,并引发诸多矛盾冲突。有统计显示,自1996年以来,我国因环境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年均29%的增速。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有政协委员提议,我国应以明晰产权、规范流转为突破,建立权属清晰、流转有序的生态资源产权制度;以资源共享、联防联控为突破,建立更大范围、更大尺度的生态共建制度;以城镇生态建设为突破,建立生态优先、节约优先的生态发展制度;以推动税制改革、合理配置资源为突破,建立谁破坏谁补偿、谁受益谁分担的生态税收制度;在政府投入基础上,建立市场化、产业化的投入机制;以量化考核为突破,建立资源核算清晰、效益统计科学的考核机制。

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如何追责,需要明确的法律依据。有专家指出,我国的环境立法基本上是“管理法”,为环境司法提供的资源非常有限。同时,最高法迄今为止共颁布的3400多条司法解释中,与环境案件审判有关的司法解释不到20条,且主要针对环境刑事案件,有关环境民事案件和环境行政案件的司法解释数量极少,加快环境法律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