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与普通人相比,“黄牛”在网上购票显然更具“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黄牛”的强势介入使普通人购票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如果铁路系统不能从技术等方面解决此类问题,那么很多人无奈而现实的选择,就是放弃自己在网上购票,而以加价的方式委托“黄牛”。这样自然会使“黄牛”更牛,牛到人们只知有“黄牛”,而不知有铁路监管部门的存在。
“黄牛”还要牛多久?善于隐匿闪躲、不断调整策略的“黄牛”固然会牛下去,网上随处可见代抢火车票、代购火车票的“黄牛”同样在明目张胆招揽生意。而且,据“一位铁路公安干警”说,火车票实行实名制后,“黄牛”将票卖给票主人,是否算是“倒卖”尚无法律明确。这是不是说,打击“黄牛”尚无法律依据呢?显然,没有一个“黄牛”是活雷锋,他们无一例外以非法加价的方式实现“盈利”,同时坑害了普通旅客的利益。
眼下的延长客票预售期机制,在为一部分人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囤票机会的同时,也会加剧另一部分人紧张、焦虑的心理。如此条件下发生的囤票行为,难道是不可预知的吗?也许,只有进一步完善售票机制,尽可能地加开临客,才能稳定人们回家的心理预期,才能真正防住黄牛。旅客自利的囤票行为,特别是“黄牛”利用预售期延长大发其财,应当成为铁路系统工作的着力点。
“黄牛”感谢售票新政,表明作为一项探索性改革,延长火车票预售期依然存在不足。由此,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任何一项改革来说,都应该从改革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去不断释放改革服务民生的价值。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