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编者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五项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其余四项任务包括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都是围绕稳增长这一任务来部署的。会议强调要通过转方式调结构、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来实现稳增长。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稳增长必须释放需求的巨大潜力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机理发生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在传统计划体制下,供给不足是主要矛盾。其主要表现就是商品匮乏,根源在于投资权限的高度集中和分配上的大锅饭,严重制约了企业和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不足则成为主要矛盾。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和广大居民有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导致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危机。二战以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通过加强经济预测和宏观调控,积极推行福利社会,使生产过剩的矛盾大大缓解,现在甚至走向了反面:由于公共福利的负担超过了财力的承受能力,出现了债务危机。

从1981年到2013年,我国投资率从32.5%一路攀升至47.8%,居民消费率则从52.5%一路下滑至36.2%,分别上升了15.3个百分点和下降了16.3个百分点,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达到了失衡状态,导致了目前的产能过剩。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了生产能力无限扩张和广大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下降的路子。解决当前经济下行、增长乏力问题,实现稳增长目标,必须对症下药,从扩大内需入手,破解需求不足的瓶颈。

扩大内需的重点应当放在提高居民消费率和扩大公共服务消费上。这就必须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尽快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特别是农民的收入。要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包括养老、医疗、教育、环境、交通、信息等。提高居民消费率是破解需求不足难题的根本出路。如果通过实施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将居民消费率提高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每年将会有近10万亿元的商品由现在用于投资和出口转变为用于居民消费,不仅可使居民生活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强劲的拉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这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在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的主要功能是调整结构。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结合起来,是实现调结构和稳增长双重目标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债务率不到40%,在世界各国中属于最低的水平,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很大的空间。政府适当发行一些长期建设债券,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促进结构调整。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连续三年下降,居民消费价格上升幅度去年11月已下降到1.4%,说明通货紧缩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目前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率略高一些,但经济的证券化率明显偏低,这是由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格局所决定的。因此,现阶段M2的总量大一些,是正常的、必要的。在当前面临通货紧缩危险的情况下,适当增发一些货币,适度扩大总需求,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对稳增长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