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真诚的服务意识。共产党是靠着老百姓起家的,在这一点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怀疑,但是恰恰我们现在遇到了这样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服务百姓,如果没这样的一种意识,没这样一种真情的话,你这个服务型党组织就是一个摆设,就是一个话题。我为什么这样讲,刚才讲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是44年写的,老百姓信他,信他就会落实。国民党胡宗南1947年占领延安的时候,当时他也仿效共产党,居然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处”,和共产党的名字一样,而且他的服务内容是什么,确实从老百姓的事做起,比如你没有文化,我帮你书写家书,老百姓遇到困难我给你送温暖,而且你参加我的这个活动我还给你点物质,比如给你点布和米。延安的老百姓确实来,但是照样骂他,因为他缺乏一种真情,不是说形式上有了就行了,怎么样把我们服务真正落实在实际,实际上是一种真情。古人说,“将心比心胜过佛心”,要以群众之心为心,换位思考才能真正地服务群众。
适销对路的服务内容。总之,方式、形式、感情都得有,您还得有内容。我觉得我们在非公企业上应该打造三个“共同体”:目标共同体,就是你的党建工作怎么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发展当中;价值共同体,就是打造良好企业文化,围绕主体发展来抓创建、抓党建;命运共同体,换句话说就是双赢。我刚才说的酒店,最后各方面非常好,党旗飘扬,酒店扬帆。我觉得在这方面,总之怎么把两者对接好,形成一种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当然前提是在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下。
另外,对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我觉得除了我们多个部门联动、多层次定期培训以外,还要鼓励出资人支持非公企业的。企业我们一般都当时表彰党内的党务工作者。石景山除了表彰这个,比如出资人本身就是党的负责人的也表彰,热心党的工作事业的也列了一项。这个只是一种做法,我觉得我们可以吸收这方面经验,也得有一种激励的需求。
行政帮助企业出资人解决实际问题的长效机制。在监督上,要树立法律的权威意识。引导领导企业承担相对的社会责任。协调各方利益,保护多数职工权益,发挥党员模范身体力行,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除了内容我觉得还应该适销对路的方式,防止出现“新方法不会用、老方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在说话方面叫,跟新群体说不进去,跟老同志说话被顶了回去。所以我们不光遇到了体制、机制、理念、内容的问题,还遇到了方式的挑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非公企业应该坚持“四个结合”:促进经济发展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与培育企业文化的结合,加强思想政治观与加强企业管理的结合,以及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与教育经济管理能手的结合。
当然我觉得在具体工作当中,我们应该学会沟通,增进理解;学会协调,凝聚力量;学会创新,与时俱进。我们参与不干预,协调不定调,引导不领导。
特别是鉴于我们现在的形式下,中央要求“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全面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要有法律意识,遇事我首先得想是不是违法的,再去找相关法律条文,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我们在历史上受到很多的教训。
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在非公企业当中,如何维护职工的利益?实际上出资人和企业、雇主和雇员之间的矛盾是非常冲突的。这种情况,因为公会可以直接做工人的代表出现,但是党组织好像又不能做代表,党、工会、共青团工作一体化的问题是我们要考虑的。
基层组织党的负责人,岗位不是靠学问就能招架的住,而是要靠人生经验、要靠人格魅力。特别是在咱们非公企业,一个新的领域,在我们还有“本领恐慌”的情况下,我觉得除了用人格的感染力凝聚这个企业,实际上我们还有摸索的任务,就是在这样的企业怎么推进党的工作的问题。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