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对待高校“一纸抄”切忌盲目点赞
“小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应该是熟悉的。在大学的那些年,小抄是很多平时贪玩不用功学习的学生,在考试时必备的“良药”,对于那些平时用功学习的人来说,虽然没做过,但也看过别人是怎样用的,用俗话“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来形容最为贴切。“小抄”其实是考试作弊的一种“文明”说法,很多高校对于携带“小抄”的学生进行严惩的态度也是很坚决的。但是高校“小抄”之风依然很盛行,几乎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但对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让学生带一张A4纸,取名曰“一纸抄”的“考试改革”。此举正式将“小抄”作弊“合法化”,校方称是为学生“减负”。笔者不禁想问,如此的“减负”方法对学生来说,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不赞同此举的人认为“理工科的公式数值较多但这是允许考试带小抄的原因吗?给学生减负指的是因教育方法带来的不必要的负担。但不是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试想,若考试关把不严,教学质量还有真正把握吗?还能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程度?诚然,教学方法需要改革,但也不宜牺牲教学质量。”赞同此举的人认为“不但可以带小抄,甚至可以自己在网上答题,只要限定你时间,能够确定是你自己答题,严格控制答题时间就可以了。”其实单从字面上去看,很多人都会站在不赞成的一方,因为我们共同关注的是“教学质量”,无论怎样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其中心都应该是“质量”,并非是只顾形式上的改革而忽略了质量的重要性,那最后损失的必然是广大学子,是国家的教育。同时,“小抄”的施行只会助长学生们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平时玩得不亦乐乎,考试时,一张“小抄”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拿到高分,毕业时才发现“无所学”“无所长”,试问这样的“人才”哪家敢要。
虽然,在高校是存在一些“开卷考”的科目,但那只是一小部分,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和体制下还不适合将所有科目都开卷。因为考试仍是检验个人知识水平的重要渠道,只有严格考试纪律才能督促学生们平时多用功学习,掌握更多更深的技术知识,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有真材实料的人才。就算是要开卷,也必须视专业、科目区别对待,如果是一律开卷,那就是一种对学生、对教育、对国家和社会不负责任的做法。
因此,不光是给“小抄”松绑的学校要思考,给小抄点赞的人们不妨也多思索一番。教改事关重大,没有经过实践反复论证,学校怎可贸然施行,人们怎可不理性的叫好点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