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高校“一纸抄” 切忌盲目点赞(6)

客观看待高校“一纸抄” 切忌盲目点赞(6)

【启示与思考】

考试可以带小抄,意味着可以明目张胆地作弊,网友对此有赞有弹。赞扬者的理由跟学校的说法不谋而合,考试制度改革也是一个光鲜而可行的理由;质疑者则认为,在既有的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下,允许带小抄更多属于一种教育放水,无以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态度的促进,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允许带小抄还需要有“度”。一方面,允许带小抄的考试应该限定到部分科目,毕竟不是所有科目都适合提供解题“工具”,这些科目的划定应更多地体现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掌控。另一方面,小抄的形式、内容也要有度,不能说各种辅导书、电子设备都能进入考场,只有限定小抄为经过考生“消化吸收”的内容,而不是照搬过来的教材,才能起到督促学生积极备考的效果。

总之,允许考试带“小抄”并不违背考试正义。恰恰相反,通过给予考生“工具”考察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有助于考试与实践的对接,这是考试的进步,也是考试根本价值点所在。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