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沟通交流常态化。组织人事部门要经常关爱年轻干部的成长,通过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组织人事部门要当好优秀年轻干部的“娘家”,搞好传、帮、带,让他们放心大胆地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切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要推行跟踪考察和谈话提醒制,通过日常观察、专项测评和定期访谈等方法,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综合考察,及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
动态选拔任用“唯贤是举”
如何选拔人才是能否建设一支优秀年轻干部队伍的关键。应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不是选个别人、少数人,而是选一批人、一茬人。要放眼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方面,打破干部部门化、地域化,坚持五湖四海、唯贤是举,建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年轻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
一方面要畅通入口。党政机关每年要根据编制空缺情况,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要求,从具有两年以上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大学生中招录公务员;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选调生、公务员中选调人才到上级党政机关;从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选任优秀年轻干部;从企事业单位中选调优秀年轻干部,促进跨地区、跨条块、跨领域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各级党政机关,使干部队伍拥有更广泛、更坚实的基础。同时,要进一步做好选调生、选聘大学生到农村(社区)任职工作,加大从北大、清华等全国一流大学定向招录选调生的力度,使各个层级、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有优秀大学生,并呈现为金字塔结构。
另一方面要疏通出口。组织人事部门每年要有计划地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交流任职,并关注他们的成长进步。还可根据工作需要,将交流出去的年轻干部调回党政机关,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优秀年轻干部正常流动,形成年轻干部进出有序的良性循环。
二是健全能上能下的选拔机制。积极探索试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对于改进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方式,营造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用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要把优秀年轻干部选拔配备寓于干部日常管理之中,适时使用、定期调整,从年轻干部提拔使用开始,可实行职务级别分开,着力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这个难题。要及时了解年轻干部的工作情况,敢于打破干部隐性台阶,对经过长期考验、基层经验丰富、各方面比较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大胆放到重要和关键岗位使用;对不敢担当、不愿作为、坐等提拔、热衷于自我设计的干部能够及时调整出去,把中央的用人导向落实到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全过程。
三是完善公开选拔的竞争机制。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认真总结竞争性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深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探讨和研究进一步促进竞争性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增强公开选拔工作的科学性。要重点在改进年轻干部公开选拔科学命题上下功夫,让考高分者正是能力强、素质高者,让能力强、素质高者就是考高分者,避免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真正把德才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提拔使用起来,着力改变平时不注意培养选拔,换届时急用现找、抛出“黑马”,甚至降格以求的现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