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军事文化“红色基因”永不褪色

确保军事文化“红色基因”永不褪色

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也就是“质的规定性”。以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眼光来观察,我军军事文化有哪些质的规定性呢?我认为,归结到一点,就是它的“红色基因”。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要“坚守本根”。我军文化的“本”和“根”,就是它的“红色基因”。这是我军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本质的特征。

人民军队在漫长的革命实践中,在血与火的冶炼下,铸就了军事文化的“红色基因”。这一文化的“红色特质”,使我军文化在世界文化及军事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同时,她也成为我军战斗力不可或缺的重要“软实力”。这一文化特质,被我军代代相传。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我军仍然清醒而自觉地保持着这一“文化本色”,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多元、文化多元的环境中,保持这一本色面临着严峻挑战。确保“红色基因”永不褪色,已经成为繁荣军事文化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

那么,为了坚守军事文化“红色基因”这个“本根”,就要首先厘清:它都包含着哪些内涵?其“特殊本质”有哪些具体表现?当前,学习贯彻习主席两次重要讲话精神,大力繁荣军事文化,确保“红色基因”永不褪色,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我试图从以下10个方面予以解读:

信仰坚定。我军的军事文化,历来高举着信仰的旗帜。毛泽东指出,我军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是对我军性质的概括,同时也就决定了我军文化的本质。我军文化是带有鲜明政治特征的文化,从属于我军的政治任务。这个政治任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战争年代,是为着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打败国民党军队,夺取全国政权。和平时期,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捍卫我国主权,保卫人民和平生活。而当前,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习主席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任何时候,军事文化建设,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和军队的政治任务。繁荣军事文化,首先必须高扬信仰之旗,为完成军队历史性政治任务,为坚定官兵理想信念,提供精神保证和文化滋养。

理论指南。我军的文化建设,历来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习主席鲜明地强调这一点,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意义。当前文艺领域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脱离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有些理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甚至错误地认为,72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思想、观点、方针、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过时了。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习主席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重申了毛泽东当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并结合新时代、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发展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矗立起我党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又一座新的丰碑,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军队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习主席这一讲话精神,把它作为认识当前文艺战线形势,繁荣军事文化的科学指南,确保军事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