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而言,政府大院的“寒碜”,并不能禁得起过多的解读,而一拥而上的赞美,也并不是对一座寒碜的政府大院最贴切的礼赞,对政府官员勤政廉洁评价,应当有更科学的评价标准。一个不得不提及的担忧是,在如此密集的媒体关注之下,当如潮的点赞蜂拥而来,这会不会集聚成一股绑架当地政府由寒碜转变为朴素的现实力量。
【启示与思考】
毋庸置疑,政府的形象怎么样,不是取决于办公大楼有好豪华,多气派,而是是否心系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在寒碜的大院里办公,把钱用在了民生事业上,如每个乡镇都有环境优雅的养老院、村子里水泥路修道村民家门口……这样的办公楼才让政府形象更美。
与一些地方动辄花费数亿元修建的豪华大楼相比,这些“寒碜县委大院”可谓简朴之极,寒酸之至,可为什么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老旧的县委大院不仅是“最美”,反而暖人心,关键原因是人们对奢侈浪费之风的不满,对践行群众路线走形式主义的不满,更是不满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悖逆。
好钢用在刀刃上,把钱用在民生事业上。这种执政为民的意识,为人民做实事,不讲排场,不奢侈浪费,是真正地把民众的利益放在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从外观上看,这些老旧的办公楼陈旧简陋,很是寒碜,但却丝毫不会影响其内部运转的效率。他们不是没机会和财力改善办公条件,而是把可以用于改造办公条件的钱拿去办了教育、强化保障、发展农业等更要紧的事情。
寒碜的“县委大院”不是“衙门”,没有高大台阶、没有电子监控,没有安保守门,但却能找到一种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归属感,拾起了党和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与真情。相比在一栋栋拔地而起的豪华办公楼面前,不太“体面”的县委大院就像一面锃亮的镜子,直观地告诉世人什么才是党和政府应有的形象,什么才是共产党应有的坚守。这该让多少豪华办公楼相形见绌,又让多少贪图享受的领导干部无地自容?
不太“体面”的县委大院不高傲、不娇气,虽破旧却凝结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同。寒碜的“县委大院”里,有一大批“体面的人”,他们对自己“抠门”,对百姓“大方”;把老百姓一直装在心里,把良心和责任时刻铭记,他们最值得点赞!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