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总规修编有待京津冀整体规划出台再完善

北京市总规修编有待京津冀整体规划出台再完善

摘要:今年,北京市对总规修改进一步明确,一方面下决心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另一方面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上积极作为,同时还要把城市开发强度降下来,把“摊大饼”式的发展遏制住,把绿色空间长上去。

对于快速发展的北京来说,十年已足够翻天覆地,但与此同时,交通拥堵、人口规模持续攀升、公共服务背负沉重压力等“大城市病”显现。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适应新形势,破解困扰首都发展诸多难题,对2004年编制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改成了当务之急。昨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方获悉,以“瘦身健体”为目标的京城总规修编已取得初步成果,不过因北京规划已被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语境下,所以还要等待京津冀城镇发展规划纲要(也称“京津冀总规”)出台后,再进行进一步调整。

新形势催生新规划

“北京城市总规修编是由北京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由市规划委牵头,国土、交通、水务等相关部门以及各区县政府共同参与编制,”昨日,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但十年一修订并非强制性规定,只是在北京迅速发展时期,十年一般会出现新的形势以及亟待破解的新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现在执行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是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年限为2004-2020年,此次修改是对这一版本进行调整,但时限还是到2020年。对于此次总规修改,市规划委也曾提及,将更加关注区域合作概念。更重要的是,总规的实施机制要重新制定,规划要从扩张型变为约束型规划,就是要有更多的保障机制来确保规划实施。以前的规划以增加土地来进行,现在则要利用存量,调整用地结构。

市规划委主任黄艳曾提及,北京将在城市规划和设计管理中增加专业力量,让责任规划师和责任建筑师协助管理城市规划,明确长期跟踪服务、参谋决策和协助治理的责任,改善目前城市建筑“碎片化”的管理方式。同时完善专家评审和公众参与机制,阳光规划、接受舆论监督。

修改敲定六大专题

市规划委总规划师施卫良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突出“瘦身健体”的北京市总体规划修改部分分为6个专题运作,目前两个专题已经上报市委市政府,按照初步计划,今年上半年6个专题均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然后将形成综合方案再上报,获得市委市政府通过后,还要经过公示、市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要参与意见等一系列流程后,最终拟在年底前上报国务院。

今年,北京市对总规修改进一步明确,一方面下决心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另一方面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上积极作为,同时还要把城市开发强度降下来,把“摊大饼”式的发展遏制住,把绿色空间长上去。按照要求,“瘦身版”的北京城市总规修改的6个专题涉及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土地利用策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分区发展策略;划定生态红线和增长边界以及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等内容。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于修编原因猜测颇多,有业内人士分析,一般而言,就算规划期限的人口规模和人均GDP指标被突破,也不会直接导致规划重修,只有建设用地规模被突破,才构成重修总体规划的理由,因为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城市建设布局和调整土地利用,建设用地一旦告罄,规划便失去意义。

对于上述说法,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也回应:“总规修编是多种原因使然,但就此次而言,首先因为快到2020年这一总规实施年限,再加上很多新趋势出现,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机场开建,当然也有‘大城市病’加剧等因素,必须要对总规进行更新。”

京津冀三地规划要一张蓝图

事实上,此次修编北京城市总规的一大亮点就是被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语境下。所以,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杜立群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由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的京津冀城镇发展规划纲要,是从战略层面上对区域协同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对三地功能应该也会进一步明确。所以,北京市总规的修编还在等京津冀整体规划出台再进行完善。

“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总规’是国家的顶层设计,会对三地工作具有指导性。如果京津冀规划不出,北京市总规的修编将很难落实这一国家一号工程。”杜立群说。

“由此可见,北京城市总规必须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目前,北京与天津河北的规划部门也经常交流,探讨建立一个平台,未来将三地地方版规划放到一张蓝图上考量。”杜立群强调。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