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校主体班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思考 (2)

对党校主体班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思考 (2)

3、教学方式方法不够灵活。专题课研究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和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党校教师大都满足于一堂课上完了事,授课一般都较侧重于自己专题内容的讲授,至于学员听不听都无所谓,加之确有部分学员到党校学习,或走过场、或“休养”、或“镀金”、或“联系”,这也就客观上助长了党校教师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把握不够,进而又造成教师对相关的教学技能、教学经验、应变能力、课堂气氛调适等相应缺乏,造成教师授课过程中与学员的双向互动不足,难以在课堂上形成互动式研究气氛。这一方面丧失了深入探讨、研究问题并进一步提高理论、实践水平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题课研究性教学的效果。

4、心理素质有待增强。面对专题课研究性教学对教师提出的很高和更高要求,不少教师往往会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加之党校教师本身又存在理论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实践经验有待进一步提高、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方面的不足,而要满足学员的理论需求、解决实践问题的需求,就有一定的难度,这就无形中给党校教师形成一定的压力。难怪不少党校教师感叹,党校教师真难当。而教师的心理压力在其授课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题课研究性教学的效果。

三、克服障碍,努力提高研究性教学效果的途径

1、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不断为增强研究性教学效果夯实基础。党校教师要切实上好研究性专题,提高授课水平和授课质量,最根本的是要不断提高素质。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党校教师不仅业务上要精,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厚的知识储备,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而且政治上要清醒坚定,作风上要深入扎实,工作上要兢兢业业、严于律已、为人师表,努力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率。这既是对党校教师的要求,也是研究性教学必备的条件。要真正做到这些,必须努力具备以下三方面。

(1)清醒的政治远见。要真正使研究性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党校教师,必须要站到同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去审视社会、思考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富有全局观念。要善于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具有预见性和战略眼光,有较强的战略思维能力。要具备调查研究的基本功,不断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工作,真正了解省情、州情、县情,掌握第一手资料。

(2)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捕捉对教学和科研有价值的线索、资料与课题,善于敏锐地发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重点、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善于及时地发现新事物新经验和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东西,并用创新的理论思想阐述清楚,进行理性的升华,提出解决的对策。这样,研究性教学就会增添鲜活的内容,所讲专题也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对学员也更具有启迪性。

(3)强烈的敬业精神。作为党校教师,应该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要在提高自己本身素质方面下功夫。党校教师不应该是“现学现卖”的教书匠,而应该是学术有专攻的学者。要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最好是有常流水。党校教师要想提高研究性教学授课水平,必须勤奋读书,潜心钻研学问。常言道:课堂一分钟,课下十年功。研究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求教师具备调查研究、分析现实问题、把握事物本质、理论和实际有机统一等基本功底。要具备这些,没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是不行的,靠走“捷径”,靠在“课堂上弄点小技巧”等是一定不会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只有平时勤学习勤思考勤搞研究,不断积淀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才能做到心中存“货”多多,底气十足,这样心理压力自然就少了,发挥起来就能得心应手,研究性教学效果就会不断增强。

2、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增强研究性教学的效果。(1)重视教学与科研的双向转化。教师要注意把教学和科研进行有机融合,把备课和教学中学员提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和成果,同时把科研中形成的新观点、新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成果。教师在选择专题课时尽量选与自己科研目标相关的专题。(2)注意处理好教学科研的关系。作为党校教师要使研究性教学取得明显效果,首先要确定自己专门研究的课题方向,尽可能对所研究课题、专业、学科的理论前沿、最新信息和大量资料有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术业有专攻”,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夯实自己的科研基础,从而更好地为研究性教学服务。其次,要在立足于本专题、专业、学科的基础上,将其他学科综合起来研究;或者与其他学科进行紧密结合,多学科联手,这样,对问题研究才有一定深度,才便于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以专题、专业为主,走多学科综合之路,才能适应党校特点,回答现实问题,科研才容易有突破,出成果,由科研反哺教学,教学才能站稳讲台。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