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国:问题意识与研究问题

王仕国:问题意识与研究问题

科学研究是党校教育的基础,而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将学术研究引向深入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们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这主要是针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但对党的理论工作者而言,却是重大责任和崇高使命。

所谓问题,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肯定有问题”。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我们所处的世界,无论是精神世界还是现实世界,都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产生就是主体与客体的脱节,即主体意识到自己对客体的某一方面无知或失去分辨能力;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现实也无非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所以,作为哲学命题的“问题意识”,是人们对存在问题的能动性、探索性和前瞻性的反映,它不仅是一种面对本体和前提的思考,更是面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人们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上。任何学术创新从本质上而言,其实就是围绕上述三个环节展开的。

发现问题是开拓新知的契机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数学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新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才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术研究和学术思想的进步,其起点就在于问题的提出,因为发现和提出问题,具有开拓新知的价值,往往预示着创新的契机。只有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才能启示新的思路,最终才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所以,能不能发现问题是“问题意识”的关键。

如何才能发现问题呢?

首先,要从科学、理性的怀疑中发现问题。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理性的怀疑精神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基本要素,有怀疑才会有问题,有怀疑才会有研究探索的内在驱动。当年马克思正是把“怀疑一切”作为自己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座右铭,才会引发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思考,最终创建具有科学真理性的马克思主义。但怀疑精神是一种理性思考,“怀疑一切”绝非简单地“否定一切”。正确的怀疑是建立在理性逻辑的基础之上,是在对研究对象周密深刻思考之后提出问题的过程,它强调不要被杂乱的、表面的现象遮蔽,不要习惯于“理所当然”的惯性思维。

其次,要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上发现问题。与生动的实践相比,理论往往是灰色的,必须追踪不断变化的实践过程,因此往往也是相对滞后的。由于理论与实践脱节所产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已经做过的研究,因为研究对象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有的理论不能作出有效的解释,从而产生了问题;二是原来的研究本身就未能全面客观地把握研究对象,理论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缺陷,故而问题就会在新的实践中呈现出来。因此,善于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动态关系,是发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解析问题决定研究价值的程度

在学术研究的一般范式中,一旦问题被发现了,就要从结构上或不同角度上解析问题。研究者使用的方法、依靠的工具或选择的角度,往往决定研究的价值和研究结果的意义。

如何才能正确地解析问题呢?

首先要甄别真假问题。研究者提出的问题未必是“真问题”,“假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是没有价值的,当然不能真正带来学术进步。如果学术界存在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研究,大都研究的是已经解决的问题或本身就不是问题的问题,这是学术无能和学术腐败的表现。甄别真假问题是科学解析问题的开始,只有研究的是“真问题”,研究本身才有价值。

其次,要符合逻辑地解析问题。一些所谓的研究成果,片面强调其结论的重要性,却不能证明研究过程的科学规范。其实,研究结论是否有价

值,主要取决于解析问题和证明问题是否遵循学术逻辑和学术规范。离开规范逻辑的研究结论,无论看上去是多么重大,多么富有新意,都是毫无价值的,也是经不起学术考证和实践检验的。只有合乎逻辑地对问题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才能避免研究中的片面性、随意性、主观性,实现学术创新。

最后,要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上解析问题。围绕一个问题,能够在比较深入的层次上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即在比较高的层面概括问题的整体状态,前瞻性地把握问题变化的态势,而不是浅显地描述问题当前的表面现象,甚至重复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了的事实状况和结论,取决于研究者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影响研究者对问题的悟性或观察力,影响研究者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相关资料的使用。毫无疑问,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解析问题的水平和结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