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校主体班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思考

对党校主体班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落实这一战略任务,对党校主体班次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如何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提高党校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授课水平,是确保新形势下干部培训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里,笔者试就党校主体班次专题课实施研究性教学作些粗浅的探讨,以期达到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目的。

一、党校主体班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客观必然性

研究性教学非常适应党校主体班次办学的客观需要,具体表现如下:

1、研究性教学适应了新时期党校学员的特点。随着干部队伍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不断改善和发展,大多数领导干部的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中不少人不但实践经验丰富,而且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都相当不错。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过去党校以讲授为主的“单向灌输”已经不能适应学员的特点和需求,党校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另外,党校学员往往是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各级领导干部,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强,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力比较高,因而可以吸引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施研究性教学。

2、研究性教学符合党校主体班次教学的特点。党校主体班的教学主要是围绕着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的,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当前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新的理论、新的论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思考。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交给学员现成的理论或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通过对某一专题的理论分析和跟学员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员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3、研究性教学符合答疑解惑的需要。领导干部来党校学习,带来了实际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而且许多是深层次的问题,无论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思考还是提出解决办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水平很高的教师,也难以对所有重大问题都做出令学员满意的回答,更不可能给学员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这需要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员去发现和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研究性教学,教教相长,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做到答疑解惑,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党校主体班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障碍(困难)

1、理论素质积淀不够。对县级党校教师来说,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进入党校的教师并不完全是科班出身,即使是科班出身,也存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加之资料有限,理论素质积淀不够,因而不能对专题中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现在到党校参加培训轮训的学员学历起点较高,对教师授课中理论分析的要求也比较高,过去那种泛泛而谈、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的教学不再能满足学员的要求了。因此,作为教师在专题课研究性教学中遇到的最大的、长期的障碍是理论素质不够,造成对自己所讲的专题不能够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透彻的分析,从而满足不了学员的需要,影响了教学效果。

2、联系实际把握不到位。党校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但对于党校教师来说,由于工作性质,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往往是躲进楼阁成一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少,即使参与社会调研,也往往是走马观花,短时间内不能形成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实践经验的欠缺,也使得党校教师对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进一步强化理论水平形成了障碍,削弱了专题课研究性教学的效果。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