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将协商“京津冀污染防治”(2)

全国政协将协商“京津冀污染防治”(2)

摘要:如何治理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昨日举行的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情况通气座谈会通报,“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已列入全国政协年度协商工作计划。今年4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计划与民建中央共同举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双周协商座谈会。据悉,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以来,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共提交提案6101件,经审查,立案5052件。截至2015年1月31日,已办复立案提案5044件,办复率为99.84%。

 释疑

“双周协商座谈会”能起哪些作用?

事实上,2010年PM2.5进入中国公众视野之初,专家学者就提出,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必须建立京津冀区域联动机制。

全国政协将召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双周协商座谈会,这次座谈会对于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将有哪些推动作用?

双周协商座谈已办26次

来自全国政协的资料显示,双周协商座谈会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届全国政协。1950年4月,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起召开双周座谈会。“当时的双周座谈会,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领袖共商国是、共同建设国家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后因“文革”中断。

2013年10月,新一届全国政协时隔48年后,重启双周协商座谈会。自此至今,已举行了26次座谈会,会议主题涉及汽车尾气治理、推进建筑产业化、核电和清洁能源、维护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等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今年的两次座谈会,主题分别为“发挥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残疾人权益保障等。

政协主席多担任主持人

各次座谈会,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一般都会亲自担任主持人。

“规矩”是不说虚话套话

一位参加过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司法界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说,“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规矩”是不说“虚话、套话”,“所以能形成真正的观点交锋,有时会争论得很激烈”。他强调,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另一个“优势”在于,与会人员的规格很高,“一方面是学界精英,一方面是部委高官。比如讨论司法改革方面的问题,与会人员肯定有法学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律师;最高法、最高检等司法机关的相关负责人。学界精英和部委高官面对面互动,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利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各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与会阵容”,均呈现上述“学界精英对话部委高官”的局面。如前不久举行的“发挥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座谈会,与会人员就包括全国政协委员程津培、卢柯、李灿、王梅祥等十几名专家学者;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萌、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