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发展人民政协事业作出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拓展了人民政协工作理论视野和实践深度,体现了时代性、规律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人民政协理论,为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立足新的时代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是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强人民政协建设的科学理论。
立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的科学理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唯一正确道路。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适应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建立了历史的功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人民政协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不断谱写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
立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加大人民治国理政、管理社会力度,广泛凝聚社会正能量,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人民政协具有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有效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促进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这是对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新定位和新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人民政协必须立足自身独特优势,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立足新方位推进人民政协建设创新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十二届全国政协在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人民政协事业亮点纷呈、创新发展。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思想多元、价值多元、利益多元,成为现实社会的一种新常态。新形势新任务赋予人民政协更重的历史责任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人民政协必须乘势而上,积极作为,有效履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越伟大,我们的愿景越光明,我们的使命越艰巨,我们的责任越重大,就越需要汇聚起全民族智慧和力量,就越需要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增进团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人民政协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为推动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做出新贡献。
二、开拓人民政协指导理论新境界的宝贵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职能作用、重要原则、基本任务、能力建设等作了系统阐发,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人民政协、怎样建设人民政协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政协指导理论的最新成果。
关于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是人民政协建设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人民政协要在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自身各项工作和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就进一步为人民政协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于人民政协职能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强调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要求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并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渠道、形式和方式。这就进一步拓展了人民政协的职能作用,为人民政协履职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于人民政协工作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政协工作“四个必须”的重要原则,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必须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这“四个必须”是新形势下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遵循。
关于人民政协工作任务要求。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形势任务变化,适时提出人民政协的工作任务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五个坚持”的任务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特点,坚持紧扣改革发展献计出力,坚持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广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坚持推进履职能力建设。这“五个坚持”是新形势下完成人民政协工作任务的重要指导。
关于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提高履职能力,是人民政协加强自身建设、履行职责使命的前提条件和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履职能力提出新要求,指出人民政协要继承光荣传统,提高履职能力现代化水平。要求人民政协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这就进一步赋予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