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2)

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2)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发展人民政协事业作出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拓展了人民政协工作理论视野和实践深度,体现了时代性、规律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人民政协理论,为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三、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进人民政协事业新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要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悟其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把握开启人民政协事业新征程的金钥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坚决抵制西方政治模式影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着力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党领导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自觉把中国共产党的决策部署贯彻到人民政协工作中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人民政协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把政治上可靠作为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真正把那些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拔使用起来,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要研究探索加强政协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和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当主人、视群众为亲人,做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推动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专题调研、提案、视察等各项工作都要把群众关切作为第一选择,做到为民发声、为民议政。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权力和精力服务于人民,把智慧和能力奉献于人民,把情感和爱心倾注于人民。要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认真研究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开展在线访谈、网评帖文、网络评论等,在政协与社会之间、委员与大众之间构建互动平台,最大限度地发展民主、集思广益,汇聚起共襄伟业、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强大力量。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要健全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经常性联系沟通机制,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履行职责创造便利条件。积极做好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工作,及时反映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意见要求,促进民族团结与宗教和睦。密切与爱国爱港爱澳社团及代表人士的联系和来往,促进内地同港澳交流合作和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坚持“两岸一家人”,拓展同台湾岛内有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的联系和沟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同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特别是华裔新生代的联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和支持祖(籍)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加强同国外相关机构、重要智库、主流媒体、知名人士等的对话交流,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

坚持统筹协商、积极作为。人民政协要坚持党的领导,主动争取党委对政协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健全政协重大工作主动报告、重要事项及时反映等制度,完善政协工作与党政工作对接机制,促成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作为重要环节纳入决策程序。要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完善民主监督的组织领导、权益保障、知情反馈、沟通协调机制。要推进人民政协参政议政更加深入务实开展,聚焦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积极协调政府受托开展重大课题调研,政协委员参与重大项目研究论证,完善参政议政成果采纳落实机制,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建言资政作用。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装饰、真协商,存小异、求大同,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用真知灼见增进共识、汇聚力量,在新的起点上奋力谱写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全国政协机关党组书记、常务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