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留住乡愁 推进“人的城镇化”(2)

湖南:留住乡愁 推进“人的城镇化”(2)

摘要:湖南的新型城镇化和特色村镇建设必须充分彰显湖湘文化特色,将湖湘文化资源与湖湘山水生态资源紧密结合,在保护传统村镇历史文化景观和风貌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打造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湖湘风情旅游小镇”,带动乡村发展,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是我们为湖湘大地“留住乡愁”所做的有益探索。

2、留住乡愁是新型城镇化对特色村镇建设的必然要求

湖南日报:新型城镇化特别强调的是“人的城镇化”,“留住乡愁”倡导的是一种人性关怀、人文关怀,以满足人们内心深处对于文化和情感的精神需求,这是一种真正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吗?

刘沛林:正因为“乡愁”是一种文化情感,是一种精神追求,那么,要留住乡愁就必须首先保护乡土文化。乡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传统乡村和城镇,因此,对传统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成为必然和紧迫。要真正破解中国城镇化的难题,必须通过“就地城镇化”的方式,来全面解决中国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根本问题。“就地城镇化”的结果,必须对现有的传统村镇进行扩容提质和升级改造,目前许多地方出现了“建新镇毁古村、建新城毁古镇、建新街毁老街”的现象,许多极富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文脉的民居建筑和古村古镇被无情损毁,因此,拯救古村古镇文化遗产,保护乡土记忆和地方文脉,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记住乡愁”的当务之急。

湖南日报:在特色村镇建设的过程中,保护古村古镇及其文化遗产,应该不是为了保护破败不堪的局部建筑,更多的是为了保护古村古镇的整体性,并在保护整体性的基础上进行特色保护和个性化保护。

刘沛林:建设特色村镇必须找准地方文脉。“乡愁”的重要情感源头是乡土记忆和地方文脉,保护乡土记忆和地方文脉的重点是保护传统聚居地的原真性和文化景观基因的准确性。

保护传统聚居地的原真性就是要保护传统村镇的整体格局、街巷特点、民居风格、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湖南张谷英村的“巨龙戏珠”格局,上甘棠村的“太极”布局格局,就是保护原真性的关键。

保护传统聚居地的景观基因就是要保护和挖掘各个古村古镇所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比如,怀化的洪江古城,景观基因就是“商埠”,常宁的庙前古镇,景观基因就是“尚武”,所有这些传统村镇的保护,都必须围绕文化景观基因的准确性进行有效保护。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